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统衙门(一)(第2/3页)

就在此时,一名副官进来,在瓦德西耳边说了几句,瓦德西道:“简森夫人来了。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粮食、弹药、药品甚至我们的马掌都要靠她来提供。对于这样一位美丽女性的邀请,我无法拒绝,所以,要暂时失陪一下。至于衙门的组成,等我回来之后,咱们还要仔细商讨。”

总督衙门的签押房,已经改成了小会客室,瓦德西进门之后,简森与赵冠侯同时起身,与他见礼。瓦德西看看赵冠侯“赵冠侯?我听安德鲁主教提起过你,他现在就在津门,你们应该见一面。你在山东的作为,证明你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官吏,与你同僚不同,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不对联军表现出敌意,就没人可以威胁你的生命安全。”

简森笑了笑“元帅阁下,今天发生在武备学堂的情况,我想您已经知道了。我认为,作为一支文明世界的军队,这种行为,实在是太羞耻了。”

瓦德西与简森有生意往来,况且联军军需多赖其筹措,言语间也就比较平和“夫人的指责很有道理。不过我要向夫人说明一点,如果把铁勒算在文明国度的行列里,那就是对文明的一种污蔑。它的帝国就和它的士兵一样,野蛮愚昧而且落后,对他们的行为,我会尽力约束,但是也希望你们能够理解……这毕竟是战争。”

赵冠侯开口道:“元帅,山东方面对于各国居民以及教民的态度,各国应该很清楚。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老百姓,都对联军持敌对态度的。可是,如果采取铁勒帝国的方式对待百姓,我将保证,飞虎团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而联军将会寸步难行。”

元帅的身份,联军的军威,赵冠侯并没有在意,或者说,在谈判的时候,这些东西根本不用考虑进来。

“联军远征,兵势固强,但补给无着。沿途铁路已经被摧毁殆尽,要想运筹军资,必须靠人力和畜力,这都离不开拉丁征夫。再有,我想这次战争不会无限制的打下去,将来我们还是要恢复和平。普鲁士的公民还将在金国境内生活,将双方的关系变成血仇,对谁都没有好处。请元帅相信,一个稳定的后方,远比一个充满仇恨的后方,更利于联军的军事计划。”

瓦德西道:“事实上,恢复秩序,保证良好的治安,也是联军的目的。在你们到来时,我们正准备成立一个管理机构,按你们的习惯,我们会将之称为衙门。我相信,等到衙门成立之后,秩序会变好的。”

“衙门也要人来维持运做,如果是铁勒士兵负责治安维持,则相当于给强盗打开了枷锁,这个衙门就将毫无意义,为祸更大。我想元帅也该认同一点,很多时候,金国人出面,比你们出面,更容易和金国百姓打交道,也更容易完成工作任务。”

简森附和着“从商业的角度看确实如此,租界里有大批的买办、华账房,他们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安德鲁主教,也要借重华人教民的力量,才能维持教会的运转和工作。”

瓦德西对此并不质疑,这确实是事实。语言风俗等问题,都是客观障碍。让洋人去管理城市,确实有可能是有力使不上,最后反倒是把事情搞的一团糟的可能性。他不可能派出大批中国通留在津门,可一味的野蛮,如果激起更大规模的民变,即使靠军事手段可以战胜,但是前线的战机就会被延误,进展也会缓慢。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非常清楚,联军虽然强大,但是孤军深入,大金坚持的时间越长,对于联军就越不利。毕竟这个国家有着海量的人口,君主制的国家,又不需要对议会负责。如果陆续有勤王援军赶到,把联军拖入战争泥潭,则这场惩罚作战,就不好说是惩罚谁。

瓦德西曾经是普鲁士皇帝的宠臣,甚至一手导演了放逐自己恩主,导致一带铁血宰相黯然收场,乃是个重权谋而超过重军略的谋臣型武官,其所图也大。但后来失宠于皇帝,被放逐去地方统帅部队,名爵虽重,但已经无缘宫廷核心,不复往日的权柄。

这次由他担任联军统帅一职,看似风光,实则只能算是一次治安战性质的行动,瓦德西的战斗热情并不高。比起取得的战果,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快速的结束战斗,让皇帝看到自己的才干。同时尽可能多的捞取政治资本,争取早日回到柏林宫殿内面见皇帝,继续担任自己的总参谋长。

是以,对他而言,最担心的并不是战争走向,而是耗费的时间,花费的代价,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如果由其统率的部队,师老无功,而国际影响又差,对其自身的名誉以及普皇对他的看法,都极为不利。且,简森夫人为社交名人,与瓦德西的扬基妻子也是好友,在柏林也有一定能量。如果能获得她的协助,让瓦德西早日重回柏林,这比起在金国指挥战争的利益要大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