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债(上)(第2/3页)

邹秀荣叹了一口气“银子是有一笔的,只是那是思远存起来,预备着修祖坟和祠堂的银子。他的情形,你也是知道的,婆婆一直因为是侧室,而觉得低人一头。包括思远自己,也被家里所不容,这次是想存一笔钱,修祖坟修祠堂,在大房那边,扬眉吐气一把。如果动了这笔款,到时候拿不出钱,就很丢人了。”

孟思远因为是庶出的关系,和长房嫡出的关系并不好,虽然靠着自己一拳一脚,打出一个天下,但依旧被说成是承袭祖先余荫,兄弟之间,也经常明枪暗箭不断。这次工厂出了事,长房那边不但没有什么援手,反倒是派了人来看风色,实际还是幸灾乐祸。越是这样,邹秀荣越想为丈夫撑起面子,不至于让人看低了去。

可是这把火,不但造成了人员的死伤,也造成了设备的损坏。几台机器受损严重,很难再使用。购买新设备,以及支付工人的抚恤、汤药,修缮厂房,这些都需要用款。粗略算一下,竟是比上一次还多,大概要六七万银子,才能过关。

邹秀荣道:“我也知道,洋债利高,可是到了现在这一步,除了贷款,就只剩下卖珠子了。那珠子是婆母的命,我不能把它卖了。我的陪嫁里,有鲁北的二百七十余顷田地,里面大多数是上田,我就用这笔田地做抵押,向简森女士贷款七万两,希望四弟你帮帮二嫂,也帮帮你二哥。”

邹氏也是山东豪族,地连阡陌,赵冠侯倒是知道孟思远有这么一笔不动产,但他也知道,这笔田地,实际是孟思远最后的屏障。或者说,他一旦生意失败,这批田地,就是他夫妻日后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当下摇头道:

“二嫂,那些田地如果抵押出去,是不是太冒险了?”

邹秀荣却一笑“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工厂是思远的希望,而思远是我的希望。只要他能高兴,我怎么样都好。为了他,我可以牺牲一切,区区几百顷田地,又算的了什么?四弟,如果你实在为难,可以不可以帮我把简森夫人约出来,我和她谈。”

见她目光坚定,神色间,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赵冠侯心内却觉得一动。二嫂原来对二哥,如此痴情么?他心内一动,脱口而出“算了吧,这事我来想办法,二嫂只管在家等消息。总之这事,我会解决的。肯定为你们拿到一个最合理的利息,也争取她把还款期放长一些,不要让你们太累。”

邹秀荣面上一喜,她和简森夫人没有交情,这事自己出面去谈,不一定可以谈的拢,至少条件上,会苛刻的多。她连连点头道谢,又主动陪着赵冠侯,前去发放死难者的抚恤。

她骨子里是西洋做派,对于男女之防讲究的不多,加上长嫂比母,倒是没把这当一回事。有她陪同的一大好处,就是那些死难者家属那边,倒是没表示出太多的刁难来。虽然哭的昏天黑地,但主要是骂难民,骂老天,骂大金的官府,却没有人骂赵冠侯。

倒是有几个人拉着赵冠侯哀求着,能否请他出面,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从大牢里保释出来。

昨天晚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衙门那边的日子,自然好过不到哪去。津门县令许浩然并不是一个贪官,但是却也不是什么能员。想要好好做事,能力上也达不到。尤其他手头的力量实在太少了,以有限的衙役,加上防营,根本就没办法弹压地面。如果不是新军及时出面弹压,局面还不知道要糜烂到什么地步。

津门为京城门户,发生民变非同小可,加上昨晚的骚乱中,多有洋人受害,许浩然便坐不稳当位子。天一放亮,就立刻发出签票拿人,从大街上四处抓捕难民,乃至有山东、河南两省口音者,也要被详加盘问,说不出究竟的,就要被带走。

这些难民中,有一些与这些下人沾亲带故,或是乡亲,家里的男人被抓走,女人就找乡亲来想办法。这些人也不认识什么有办法的,就只好拿赵冠侯当救星。

听这些人一说,赵冠侯却又想起了凤喜给自己出的主意,忍不住问道:“你们说的这些人,可靠么?确定不是响马,而是衙门抓错了人?”

“可靠,怎么会不可靠呢?那人是俺的亲戚,大家认识好多年了,他以前,一直给临清王老爷家当管事呢,人老实的很,再说他都五十多了,怎么会去当响马……”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五十几个名字报了上来,全都属于知根知底,不会出问题的那一种。邹秀荣也在旁道:“如果四弟可以的话,就帮帮他们吧。这些人真的很可怜,衙门的人心狠手辣,搞不好,就拿他们当罪犯砍了头去顶数。这么多的难民,真是不成个话,我得想个办法,去救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