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远大前程(第3/3页)

如果没有昨天唐天喜的通风,赵冠侯多半会以为有人在袁慰亭面前说了自己什么坏话,给自己下了烂药,心里可能还会紧张一下。现在却是知道对方的意图,就只好装出一副惶恐的样子,把场面应付下去。

而等到晚上时,唐天喜再次过来,同时带来的,还有两百两的银票。赵冠侯不接银票,只说是送了唐天喜,哪知他却掩口一笑,手捏了个兰花指

“这个钱,我可不敢要,拿了这个,吃饭的家伙就没了。大人有话,这银子也不是赏你的,是要你给巴森斯小姐买礼物的。既然接了人家的生日邀请,就得准备的像样一点,别丢了咱们新建陆军的人。那个李曼衙内,仗着他叔叔在青岛做总领事就目中无人,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少斤量。一个青岛的总领事,还能管到津门头上了?你只管放心去与他争,闹出事来,袁大人为你撑腰。”

随即他又说道:“大人担心你想着家里,既是吃粮当兵,总不能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做官不能带家眷,这是规矩。最多是你官大一点,再想办法安置。不过你放心,大人已经派人,跟庞家那边打了招呼,谁要是敢对你家里有所滋扰,咱们袁大人要办他一个防营管带,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赵冠侯这次便不推辞,接过银票,心里却暗自对袁慰亭提高了一个评价。既有枭雄手段,又以恩义相结,在这个时代,确实很容易拉起一支愿意为自己出死力的队伍。看来大金练兵,多半要数他的人马为第一了。

唐天喜刚走时间不长,门外又来了三条大汉,年纪都在二十出头,比赵冠侯大不了多少,见面就跪下磕头施参。

等到拉起来叙谈,才知这三人正是自己的部下,马军一哨下辖的三棚马队的棚头。新军中,步兵一哨下辖六棚,马军则辖三棚,同为一个哨,兵力上也较陆军为少,只有二十余人。

这三名棚头,每人下辖六名士兵,兵力十分有限,也没空额可吃。但是身为主将亲兵,装具枪弹齐全无缺,月支双饷,马干都是两份。袁慰亭对部下极厚,日常赏赐极多,加上门包等项,乃是个极大肥缺。

能做到主将亲随的,自都是有路子的,可是只做到棚头,就知道路子很一般。这三人中,名叫霍虬的,乃是袁慰亭的小同乡,另外两人,一个叫袁宝山,一个叫袁宝河,乃是袁慰亭的同族中人。可是关系比较寡淡,也提升不上去,反倒是都有点怕赵冠侯。

毕竟这是个可以和洋人说上话的人,而大金朝的天下,却又是洋人说了算的天下,也由不得他们不怕。

三人共凑出了二百多两银子,将其都送到赵冠侯手里,连说着“哨官预备着赏人。”等到应酬走了他们,检点着银票,赵冠侯却又觉得,这做官倒也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

做武官与文官不同,说到底不过是做两件事,杀人,收钱。与自己前世做的生意,似乎没什么区别。那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当然,遇到官比自己大的人,自己还是要送钱,乃至于唐天喜那种人,自己也要送钱打点。

要想做到有朝一日只进不出,那就只有努力让自己的权柄变的更大,不受制于人才行。再者,就算是为了不至于和老婆长期分处两地,自己也需要努力,让自己早一点爬上去,可以带着夫人四处宦游才好。

也就是在这个夜晚,赵冠侯有了一个新的目标:让自己有朝一日,官大到只收钱不送钱,想带夫人就带夫人,再不用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