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机(第3/3页)

军营里强调的是共性,而非个性,金国现在的整体风气也是推崇中庸,反对那些特立独行,标榜自我的人。若是在投军之后,这方面的才干被某位大人挖掘出来,自己固然可以被称为千里驹,发现者也可落个伯乐之名,皆大欢喜。

可若是自己太急着表现出来,搞不好就会被这几位大佬认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会一点洋文就自以为是,反倒是把事情搞砸,乃至绝了升迁之路。

事实上他本来对做官没什么兴趣,只是既然苏寒芝喜欢,并且也有家庭方面的考量,那自己就去顺她的心意好了。这个时代是个人吃人的世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与他前世所经历的大多数国家一样。

想要不被吃,就要努力的让自己体量变的更大一点,没人能吃的下。为了不让上一世的重演,自己就得想办法保护好自己,同时让自己走的更远。

走戎马这条路,做士兵太过危险,不管个人的身手多好,战场上一发流弹都会挂掉。在那个什么见鬼的学堂学习一段,然后想办法做个官,然后就可以想办法继续提拔。外语方面的本事再好,最多是做个通译,再想提拔也不容易,实际反倒是拿不到真正的权。

而且表现的外文太好,一来平白惹人嫉妒,二来说不定就会给自己身上加什么担子。金国现在正在一门心思学洋人,搞洋务,往各国派公使。如果让自己给哪个公使做扈从,一走几年,还见不到自己的女人,那样的生活,可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他刻意的扮演下,回答算的上中规中矩,既谈不到出色也谈不到丢人,按他想来,这种大众化的模式,对方应该不会关注自己。有十格格这条线,将来想要提拔,总归是方便一些。却不知,待他领了告身,由殷盛领着离开后,袁慰亭看了一眼徐菊人“卜五兄,你对这人怎么看?”

他们两个是换了贴的金兰兄弟,无话不谈,否则徐菊人以翰林之尊,怎么会屈就于区区一介青衿幕府?他认真思索着

“若他真是一个草莽之徒,倒也就罢了,左右不过是安排个吃闲饭的差使,咱们也不是安排不起。可是看他方才问对时,应对的如此得体,这可不像个混混的格局。容庵,你说他会不会是庆王安在我们身边的眼线?”

袁慰亭默然不语,良久之后道:“我觉得不会。大老想要摘了我的顶戴,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不用这么麻烦。我只担心,他只是借十格格的路子,背后另有高人。这人,若是用的重了,就让他对咱们了如指掌,却是怕有变故。用的轻了,大老面子上可不好看。其实要夺我的印,不过是下一道明诏的事,何必用这手段。”

“容庵,现在说这些是没用的,朝廷自从文正公之后,于我辈汉人领兵最是提防。新建陆军又是大金全军精华所在,用此手段,也不足为奇。这个人,左右记着就是,等到他从武备学堂出来,一定要有个用处,也要用心提防。最好是放在我们眼皮子下面,把他高高挂起,既不得罪庆王,也不让他真的摸了咱们的底细。若是找到机会,不妨把他争取到咱们一边,使其为我所用,倒是能省却我们许多力气。”

徐菊人说到这里,忽然灵机一动“容庵,我这里倒是有个计较,前者朝廷下诏,要从这一科的学员中选出一批人赴扶桑留学,学习军事。若是把这个名额给了这个赵某,既保全了庆王的面子,也省得这人留在身边碍眼。至于能不能学会什么……左右不过是朝廷多费一份钱粮而已。”

袁慰亭点了点头“卜五兄,这个主意果然高明,咱这算是送瘟神,就这么定了!”

赵冠侯尚不知道,自己还是被袁慰亭属意派到扶桑进修,他随着殷盛自军营离开,前往武备学堂。眼下没有进城的火车,殷盛问了他一句是否会骑马,得到肯定回答后,便牵了两匹马出来。这两匹坐骑都是欧洲培育的纯血阿拉伯马,肩高超过一米六,与金兵中常用的蒙古马完全不同。两人飞身上了坐骑,扬起马鞭轻抽,马逐渐加速,渐渐越行越快。

赵冠侯这具身体,虽然只是个混混,但是与北大关那边,帮人耍过马戏,也懂些粗浅马术。而前世的他,则是在几个马术俱乐部里都极有名气的优秀骑手。开始时,还要稍微适应一下,等到习惯之后,曾经的技艺施展出来,速度也渐渐快了。

殷盛虽然是女真人,但从小长在京里,弓马早已经荒废,马术只能算普通。自以为怎么也比这个混混强,可是渐渐发现,对方反倒是有意的落后自己一个马身,心内也有了些疑惑。但还是热情的介绍着武备学堂的规矩,里面的忌讳,以及自己的关系。只是在心里,一样对赵冠侯的身份,泛起了一丝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