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有缘还会再见(第2/3页)

可不管怎么说,征事郎最早发现了‘苏威’的古怪,而且孤身涉险,深入贼窟。其忠勇之心,日月可鉴。有些事他不想说,想必也是不得已。如果再盘根问底,只怕会让他心生芥蒂,到时候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反而会不太好……”

高伯元说的很客气,可实际上就一句话:你不要节外生枝!

李隆基脸色微微一变,但旋即又恢复正常。

他笑了笑,“高府尊莫误会,我也是好奇……既然这样做不好,那我就如实呈报朝廷。”

高伯元嘴角抽动两下,算是回答。

准确说起来,高伯元算是武党的人。

虽然他兄弟高仲舒如今在相王府做幕僚,但高仲舒是高仲舒,和他并没有关系。

“如此,我们只等地宫烟气散掉,就立刻开启!”

高戬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起身打圆场道。

崔玄暐也点头笑道:“六郎所言极是,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打开地宫,起出宝藏。”

……

厥山岛,厥妃观。

杨守文这一觉睡得是天昏地暗,醒来时已是月满厥山。

他还有些昏沉,只是肚子里饥火中烧,有些难以忍耐。虽然不太想起床,但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

这是一间很干净,整洁的禅房。

屋子里的家具挺简陋,但还是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女儿家的房间。

厥妃观不大,只有一座建筑。

前面是厥妃殿,后面就是禅房,应该就是明十三平日里居住的地方……屋子里,黑漆漆的。隔着窗户,可以隐约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但那声音并不是很清晰,杨守文也听不太清楚。不过他能够听得出来,那说话的人是费富贵和杨丑儿。

从床上下来,杨守文点燃了油灯。

日间进来的时候,他并没有仔细打量过这房间。

如今清醒过来,他仔细看了两眼,脑海中却不经意的,浮现出了明十三那张冷艳的面容。

想她作甚?

杨守文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明家没什么好人,从明秀到明十三,似乎所有人都变得模糊起来。杨守文觉得,自己好像牵线木偶一样的被这些人操纵,细想起来,实在是令人心中不快。

笃笃笃!

房门,被人敲响。

杨守文走过去,把门打开来,就见吕程志站在门外。

“先前看屋里亮了灯,所以就过来查看……阿郎,睡得可好?”

“还成,只是肚子有些饥饿。”

“哈哈哈,就知阿郎醒来会饥饿……十七郎在山上猎了些野味,还用这太湖的鱼,熬了一锅鱼汤。如今滋味正好,阿郎倒是有口福,要不要给你取来食用?”

“正好,我觉得现在能吃掉一头牛。”

杨守文也笑了,迈步走出了房间。

循着过道,两人来到了后院。

杨丑儿和费富贵连忙上前行礼,杨守文摆摆手,“去前面那些吃食来,我在这里和八郎说话,待会儿在外面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还有,不要在观内开荤,免得惊扰了神灵。”

“喏!”

费富贵和杨丑儿忙躬身领命,匆匆离去。

吕程志把一个酒葫芦递给了杨守文,在门廊上坐下。

杨守文吃了一口酒,也坐下来,轻声道:“咱们忙过来忙过去,却没想到,这一切都是明家在暗中操纵。”

吕程志笑了,似乎一点都不奇怪。

“怎么,你不奇怪吗?”

“这有什么奇怪……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些安南人是如何在苏州藏匿了踪迹?

一开始,我以为是朝中有人在暗中相助。

可是,当我发现这些安南人居然和倭人勾结,就感觉不妙。

自龙朔三年,白江口之战以后,虽然倭人向朝廷请罪,朝廷也原谅了对方,可是说实话,朝廷对倭人始终存有提防。这也是自总章二年以后,倭人不再派遣使团的原因。如果是朝中人帮助安南人,绝不会让倭人牵扯进来,而是会加以防范。”

“倭人?”

那姚三郎的身份,杨守文并不是很清楚。

姚三郎被拆穿身份的时候,杨守文已经离开了长洲。

吕程志当下,把姚三郎的口供向杨守文详细复述了一遍,令杨守文不禁大吃一惊。

倭人狼子野心,杨守文自然知道。

可是,在他的印象中,那倭人在唐宋时期,对华夏还是非常恭敬,好像孙子一样的前来拜见。没想到……这倭人竟然在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对华夏的窥探?

虽然这一次,他们窥探的只是五牙舰船的图纸。

可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想要得到造船图纸,是因为他们在白江口之战的失败……

这是一个极其善于学习的民族。

当他们学会造船,能够掌握大型舰船的工艺之后,谁又能保证不会生出其他的想法?

想到这里,杨守文突然产生出一丝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