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我不得开心颜(第2/3页)

“青之,你干什么?”

李林甫连忙上前,想要拦住杨守文。

哪知道杨守文却住他的手臂,“哥奴,我来写,你来诵读,可好?”

“啊?”

李林甫一怔,没有弄明白杨守文的意思。

不过杨守文已经把他推开,走到一张桌案前。只见他单手抓住桌子的一角,呼的一下子把那重约十余斤的桌子抬起,而后又走到了上官婉儿的面前,把桌子放下。

“姑姑,请为我研磨。”

刹那间,周围传来一阵哗然。

“大胆,竟敢对上官姑娘无礼。”

杜审言和卢藏用等人,忙站出来大声呵斥。

哪知道杨守文却眯着眼看向杜审言道:“杜员外何必生气?我听说员外郎心胸宽广。当年得罪了周季重,结果被贬为司户参军。令郎以命相搏,换来杜员外重归神都。圣人言杜员外高兴否?杜员外手舞足蹈,更作得一篇《欢喜诗》,才有如今的员外郎……呵呵呵,可是小子却疑惑,不知员外郎还记不记得那建春门外的杜郎坟呢?”

一句话,使得杜审言脸色大变,变得苍白如纸。

年初,杜审言得罪了周季重,被贬为司户参军。杜审言的儿子杜并感到愤怒,于是在正元十五,趁周季重在府内开设酒宴,偷偷混入其中,而后将周季重刺杀。

杜并,也因此被周府的人乱刃砍死。

武则天在得知了消息之后,把杜审言召回洛阳。

那天,她询问杜审言回到洛阳是否高兴。杜审言手舞足蹈,并写下了欢喜诗,已感谢圣恩。

从头到尾,他没有提过他的儿子。

虽然后来他也未杜并作了一篇祭文,但是依旧让杨守文对他心生厌恶。

“你……”

杨守文哈哈大笑,不再理睬杜审言。

上官婉儿盈盈站起,柔声道:“青之似乎文思泉涌,妾身也正想要先睹为快呢。”

“那我来诵读。”

从队伍的后面走出一个俊美少年,赫然正是李过。

他好奇看了杨守文一眼,便凑上前去。

杨守文猛然抽了抽鼻子,熏熏然笑道:“过公子用的是哪家的香料,味道却是好闻的紧呢。”

一句话,令李过顿时面红耳赤。

上官婉儿却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饶有兴趣的看了两人一眼。

“杨兕子,你若是作不出好文章来,就算上官姑姑不怪罪你,我也不会放过你的。”

李过羞怒,却见卢藏用和杜审言的脸色,已经变得如同锅底一样漆黑。

杨守文笑道:“好,若我写不出佳作,你只管放马过来。”

说完,他提笔蘸饱了墨,运笔如飞。

此时的杨守文,已经有些醉意,自然也写不出那颜体楷书。他此刻所用的,是一种草书。在华夏的历史上,提起草书,就躲不过张旭。不过,除了张旭之外,还有一个人对草书有着卓绝的贡献,那就是与张旭齐名,有张颠素狂之称的怀素狂草。

杨守文趁着酒意,用笔圆劲有力。

没有吃酒前,他写不出怀素的那种狂草。

前世,他也曾多次临摹,但始终不得精髓。而今,他心情燥乱,趁着酒意,一直写不出韵味的狂草,竟使转如环,奔放流畅。在场之中,不泛那书法的名家。别的不说,但只是上官婉儿,本身就精通书法,从杨守文第一笔落下,她眼睛顿时亮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牢,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过大声诵读,声音清雅。

哪知道,他的声音却让杨守文感到一阵燥乱,一把将李过推开,大声道:“过公子,你声音太柔,诵不得味道来。”

李过大怒,立刻就要反驳。

不想人群中又走出一人来,笑着说道:“数日前在郑灵芝家中饮得青之所酿的美酒,不想今日又得见青之的妙字。哈哈,既然过公子的声音不成,那我来诵读可好?”

“咦,伯高也到了?”

张说看到那人,顿时露出开怀笑意。

上官婉儿则笑道:“伯高也善草书,今日张颠杨狂,说不得会传为一段佳话。”

杨守文却没有理睬,接着写道:“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过的声音清亮柔美,却始终少了些许阳刚之气,过于阴柔。

而这男子,却是声音洪亮刚硬,带着一股子狂放不羁的气度,令周遭人顿时肃静。

山风凛凛,诗声回绕。

张说不由得轻轻抚掌,更随着那诵读声踏歌舞动。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