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新方子

叶知秋回到座位也接着诊病,他前段时间的学习,诊脉望舌都已经练习娴熟,常见病已经难不住他了,刚开始还比较紧张,诊治多人之后,一颗心也慢慢平稳下来。

吃过晚饭,接着诊病,太医局的病患冲着太医局这三个字,那当真是络绎不绝,人满为患。虽然有四十个上舍学生加上两个坐堂太医,却也是人人都有事干,没有闲着的。

这时,又有事了,那边学生跟病人家属吵起来了!

这学生治疗的是一个腹痛下利里急后重痢疾病患,这病人家境贫寒,没钱吃药,要求针灸治疗,针灸不开药很便宜。

可是,这病人的痢疾很严重,每天上茅房数十次!所以针灸没一会,就捧着肚子又要嚷嚷上茅房,学生只好帮他把针取了,让他去茅房。回来之后躺下扎针,没多久又闹着去茅房,只好又取针。一来二去的,学生烦了,问他是不是存心的。病人家属便跟这学生吵了起来。

坐堂问诊的先生赶紧过去劝架,狠狠批评了那学生,学生低着头没敢说话。

叶知秋也过去了,听了之后直皱眉,这学生也太不耐烦了,跟先前人家樱子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问旁边同宿舍的朱肱道:“这同学是谁啊?”

“掌步云!他爹是掌禹锡掌太医。”

叶知秋吃了一惊,掌禹锡虽然是北宋名医,但是爷爷孙用和的案子,就是他和高保衡两人搞起来的。搞得孙家家破人亡。前段时间被可馨使釜底抽薪之计,抽调去澶州治疗洪水过后发生的瘟疫去了。想不到他的儿子却也是太医局的学生,而且跟自己是同学。

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这掌步云就是最好诠释。

坐堂指导的是一个老先生,花白胡须,训斥掌步云几句之后,问了情况,道:“病患针刺之后不久就要上茅房,这是痢疾必然的结果,你应该从治疗上面想办法才对!”

掌步云嘀咕了一句:“有什么办法,刚扎好针他就要上茅房,总不能带着针去吧?”

老先生道:“那好办,我说你扎,保管不上茅房了!──扎足三里、天枢、中脘、气海!”然后说了进针手法。

掌步云按照老先生教授办法进针。不料没多时,病患又开始嚷嚷说要上茅房,不然就拉倒裤子里了。掌步云冷笑,斜眼瞧着老先生,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老先生却捻着胡须道:“捻转各针!快!”

掌步云忙按照吩咐捻动金针。这一招果然奏效,片刻间,病患又安静下来了,说不想上茅房了。

一时间,围观学生们都赞叹连声。叶知秋也很惊讶,又问朱肱道:“这位老先生是谁?”

“王惟一,教咱们针灸的,针灸科内舍就学了,那时候你没来。”

叶知秋一听王惟一这名字,当真是又惊又喜:“竟然是他!”

王惟一,中国古代著名针灸大师,曾亲自设计监工制造了两尊精铜铸造的人体模型,作为教授针灸的模具。同时,王惟一撰写针灸名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对宋朝之前的针灸学成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这本书与铜人配套使用。他用铜人教学的这个开拓性的创举,加上他的针灸专著,使得他因此成为针灸史上最有名的名医。

知道是这位老先生之后,他的神奇针灸也就很正常了。

那边掌步云要取针,王惟一却摇头说不要,环视四周同学,朗声道:“痢疾往往与积有关,对于积病,必须缓消,不可猛攻,如果强攻,虽然便通了但是腐秽不除,病不得愈。针灸治疗也是如此,只能缓消留针,不能强刺激猛攻,想速效,却不得,这就是方法不对。必须留针半个时辰才取,如果其间腹痛要上茅房,就按照刚才的方法捻动金针便可以了。”

众同学都吩咐点头,用心记住。

那之后,经过这一次针灸,病患的痢疾果然痊愈了,这让叶知秋对王惟一的针灸技术印象十分深刻,也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位好先生而高兴。

这之后再无别的惊险发生,到了夜里,二更天,医馆这才关门,学生们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白日里没时间看书,便只有晚上看了,反正也不存在熄灯问题,朱肱他们回到宿舍,便挑灯读书起来。一直到三更过后。

这些书很多叶知秋也没看过,想到还有不到半年时间便要迎来毕业考试,如果不能通过,就得卷铺盖回家,丢人不说,救不了孙家人那才是大事。所以他也是利用所有时间专心看书。

四人一直看到三更过后,第二天还要上课,这才匆匆洗漱上床睡了。

叶知秋舒舒服服躺在金丝蚕被里,只是,这还是穿越过来第一次单独一个人睡,没有了碧巧和若菊,他觉得身边总是空荡荡的,已经习惯了闻着女孩幽香入睡,现在屋里却是四个大男人,满鼻子满耳都是汗味脚丫子味和呼噜声磨牙声,虽说穿越前大学七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但人就是这样,习惯了舒服的日子,再回头过艰苦的日子,总是有些不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