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第3/3页)

令美国政治家非常欢喜的是,叶利钦坚决反对给古巴和卡斯特罗任何形式的援助,他声称对古巴援助是犯罪行为。叶利钦还宣布,将要呼吁削减苏联的军事预算,在俄罗斯很多人的生活非常贫困的时候,向军工企业大量拨款就是"犯罪"。美国总统老布什在白宫会见了叶利钦,但布什当局在会见之后发表声明指出,白宫当时还不认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替代戈尔巴乔夫的谈判伙伴:"我们希望与两位政治家都保持友谊,由于戈尔巴乔夫仍然是苏联总统,我们将首先与他打交道。"

当叶利钦在美国接受祝贺的时候,莫斯科正在紧张地准备他就任俄罗斯总统的隆重仪式。就职仪式在1991年7月10日举行,地点是在克里姆林宫代表大会堂。叶利钦手扶俄罗斯宪法宣读誓词的时候,他的旁边,差不多是后面,站着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的左脚和右脚不时地相互交换,站在那里很不舒服。我们站在一旁观察这个不仅隆重而且意味深长的仪式,大家都看出这两位对抗4年有余的政治家的心情有很大差别。叶利钦处在成功的顶峰,他感到喜气洋洋。他正在接受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个民选总统的全权。戈尔巴乔夫则抑郁不欢。从表面上看,戈尔巴乔夫当然还是苏联总统,俄罗斯联邦不过是苏联的一个共和国而已。但选举戈尔巴乔夫担任这个职务的,不是全体公民,而是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而且还不是一致通过。更何况,俄罗斯不仅是苏联最大的共和国,而且还是苏联整个构造的基础,这种构造的坚固性遭到很大的破坏。苏联和俄罗斯的很多报纸特别指出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正在不断变化的关系。他们声称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之间的对抗规模达到"史诗"般程度,已经无法用"政权之争"来形容。《文化报》撰文指出:"并非经常出现这种偶然:1987年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击退叶利钦的造反,曾经给戈尔巴乔夫带来无条件的胜利,最后竟然变成"胜利者输失败者赢"的关系倒置。叶利钦并非仅仅是从灰烬中站起来,他似乎已经担负起戈尔巴乔夫一直据为己有的责任:一个肩负伟大使命,开辟空前视野,超凡脱俗的领袖;全体人民思想和渴望的代言人;被人信任到绝对正确的人。是戈尔巴乔夫第一个提到民主的,走向民主的第一步也是他先迈出的,但叶利钦在中央全会的发言中对此只字未提,他在民主力量领袖的地位上坐稳了,可戈尔巴乔夫却成了他的反对派。④

①《苏维埃俄罗斯》, 1991年6月8日;《莫斯科直理报》,1991年5月29;《列宁的旗帜》,1991年6月6日。

②出自作者本人的档案资料。

③《国外》,1991年27期,第5页。

④《文化报》,199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