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兄弟喋血 第三章 潜入(第3/4页)

这是一处僻静的小院,夜色中静悄悄的充满了花草芳香的气息。中间的一座房间里此时还亮着灯,室内传来隐隐的读书声。扶苏细细一听,读的竟然是‘吴起兵法’。

扶苏潜近窗下,靠近细看:朦胧中,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年青人正在灯下看书。看到兴起处,不禁拍掌称赞。

扶苏看了看吴铁的脸庞,浓眉大眼、英武刚毅,倒和前世的赵铁有些相似。扶苏犹豫了一下,来到房前,轻轻地磕了磕房门。

“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吴铁愣了愣,以为是仆役,便应声道:“门没关,进来!”

扶苏吱嘎一声推开房门,入了室内。吴铁回头一看,见是一个身背长剑的黑衣蒙面人,心情剧震之余,面孔上却是不动声色,身形缓缓站起,淡淡地道:“阁下何人,为何夜闯将军府?”

扶苏笑了笑,声音却有些隐藏不住的激动:“中华复兴,再现汉唐!”吴铁闻言面色一变,显出一副大喜过望的神色:“你是……?”

“我是程风!你呢?”

“程风!我是赵铁啊!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赵铁大喜过望,飞也似的扑了过来,狠狠地搂住扶苏抱了几抱。

扶苏取下脸上的面纱,笑道:“十多年未见,你就是这样招待老友的吗?”赵铁憨厚的笑了笑道:“你啊,还是以前那般洒脱!快坐,快坐,跟我好好说说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扶苏坐下,兴奋地道:“我运气比较好,重生后成为了秦国的王长子扶苏,这些年来一直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同时也在千方百计的寻代你们。不久前,王贲将军急报在废城遭遇顽强抵抗,我一听之下就知道肯定有我们兄弟中人在此,所以就立即赶了过来!你呢,这些年是如何度过的?”

赵铁愣了愣,有些苦涩地道:“你可真是好运气!我就不同了,我生于魏国封丘乡下一个贫苦人家,自小就在为温饱而挣扎,更别说读书了。而你也知道,我除了会打仗外,其余几乎一窍不通。而且出身低贱、年纪又小,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改变家中的状况。后来,秦军攻魏,我父母俱死于战乱,我方才十岁就成了孤儿。在这以后三四年里我在魏国到处流浪,看够了世间的白眼,受尽了世间的炎凉。去年冬天,我因饥疲交加,晕倒于雪地中。幸亏吴昊月将军从大梁回废城时路过,将我救起。后来,吴将军常识我的军事天份,就收了我做义子,待我如亲生,不仅请名师教我当代学识,又亲自教我家传兵法。这就是我的经历了!”

闻听此言,扶苏震惊了:虽然赵铁说得轻描淡写,但从字里行间里仍然可以看出赵铁的童年会是如何的悲惨与凄苦。扶苏仿佛看到衣衫褴褛的赵铁毛遂自荐之下却被一次次被狗眼看人低的豪门仆役赶出家门的惨景。

扶苏目中含泪道:“铁哥,苦了你了。知道其他兄弟们的行踪么?”赵铁失望地摇了摇头:“没有!你是第一个,不知道其他人在何方!”

扶苏想了想道:“铁哥,历史的大势你应该明白,秦国一统天下的脚步难以阻挡,你还是劝吴将军归顺我秦国吧!”赵铁摇了摇头道:“不可能,我义父对魏国忠心耿耿,要他归降秦国比杀了他还要难一百倍!”

扶苏顿时大感为难道:“那铁哥随我一起去吧。我们兄弟联手打天下,定可让中华国威名扬万里!”赵铁闻言目光中闪现出一种激动的神色,却很快又犹豫起来,良久,赵铁咬了咬牙道:“程风,恕我不能从命!”

扶苏惊讶道:“为何?”

赵铁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表情道:“首先:人不孝则难称人,秦军杀我父母,此仇不共戴天,我不能归降;其二、人不义则不立:义父救我于危难,但我亲若父子,我若背其而去,是为不义,我也不能降秦!请你见谅!”

扶苏惊道:“铁哥,你若不降,不是要让我们兄弟对决于沙场吗?”赵铁仰天长叹一声道:“时也,运也,命也!我虽然想和你一起纵横天下,但如今我的身份却不允许我这样做!我若这样做了,父母的在天亡灵不会让我心安,义父的谆谆教导、废城百姓的殷切期望也会让我不能安枕!”

扶苏闻言急了:“铁哥,你说的这些都是小义,难道比中华一统这样的大义来得重要么?”赵铁闻言长叹一生道:“程风,此生我背负包袱太多,已不能像你这样为追随理想轻身而行。你记得我们以前非常喜欢的一首现代诗么?”赵铁长吟而起:

那披甲的战马,

那锐利的长戟,

那张满的强弓,

还有那拚死的士兵,

在一声金鼓的催动下,

为祖国而战,

当冰冷的青铜刺入肉体,

正义的鲜血便流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