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

介绍里约热内卢时,我是一名画家;而描述圣保罗时,我必须成为统计学家或者经济学家。我需要搜集数据进行比对,绘制图表,用清晰的语言解释增长;因为使圣保罗充满魅力的并非它的过去与现在,而是它的发展与改革速度。圣保罗并非一幅静止的图画,它的边框在不断拓展,内容也在飞速变迁。它就像一卷胶片,展开的速度越来越快。圣保罗是巴西最富雄心与活力的城市,论及发展的热烈程度,巴西没有一个地方能与它相比,世界也鲜有城市能与它抗衡。

为了大致了解这里的发展情况,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十六世纪中旬,耶稣会士在学院周围建立了几间棚屋。到了十七与十八世纪,这里只是铁特河边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城,只是流浪者们的临时营地而非永久居所;圣保罗人从这里出发,走上了臭名昭著的捕猎之路,然而对印第安人的围捕却并没有使他们发达,也没有令这座城市繁荣。1872年,圣保罗城只有26000人,在巴西城市中名列第十,不仅远远低于当时的里约热内卢(275000人)与巴伊亚(129000人),甚至连名不见经传的尼泰罗伊(42000人)与库亚巴(1)(36000人)也比不上。直到咖啡帝国崛起,劳动大军才首次开赴圣保罗。然而增长一旦开始,便令人叹为观止。1890年,圣保罗只有69000人,而仅仅十年之后,便达到了239000人。到了1920年,圣保罗人口达到579000;而在1934年左右,人口便超过了一百万;在今天,圣保罗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人,其增长速度却依旧没有放缓。1910年,这里共建造4200间房屋,而1938年则超过了8000间。这个数据并不能反映整体的发展速度,因为在新建房屋中,很多都是摩天大楼。与昔日单层的狭小房屋相比,一栋摩天大楼能发挥十倍的作用。租金能够更好地反映增长指数,其数值从1910年的43173康托增长到800000康托,增幅接近二十倍。在如今的圣保罗,每小时至少建造四间房屋。自从工业结束了咖啡的垄断,这里已经发展起4500间工厂,几乎统治了全国的商业活动。

到底是什么促成了这里的飞速增长,并在今天依旧为它服务?就本质而言,是地理与气候条件。与诺布莱加四百年前选择这里的原因一样,在整个巴西,圣保罗的各种条件最适合经济发展。在圣保罗城旁边就是南美最优良的港口桑托斯港;高原使各个地区间的交通往来更为便利;境内的两条大河——巴拉那河与拉普拉塔河——也能够轻易到达;这里的“红土地”十分肥沃,适宜耕种各种作物;当地水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在一个不断呈指数增长的国家中,这些因素已经足以解释圣保罗的发展。然而从古到今,气候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尽管这里的阳光同样十分炽烈。但是在这八百米的高原上,它对人类活动的削弱作用却比不上热带地区与沿海城市。早在十七世纪,圣保罗人同其他巴西人相比,便显得更有活力也更加主动。他们是民族力量的真正代表,“永远只喜欢新鲜事物”。他们大胆开拓、渴望进步,发现并征服了许多地方。到了十八世纪,圣保罗人又促进了工商业发展。而发展的真正动力却来自于十九世纪末的移民。出于本能,移民总是寻求同故国环境相似的地方;其中人数最多的意大利人,更是在圣保罗找到了意大利中北部的气候与欧洲南部的阳光。他们无需适应这里便为巴西释放出全部力量。与国内居民相比,移民更加渴望进步;他们没有可以继承的财产,必须努力工作才能生存。这提高了他们的速度与力量。而这种活力与开拓精神,又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居民。在圣保罗,成就自己的正是那些最愿意工作也最有追求的人。这里的工人层次更高,他们受到过良好的训练,也拥有更高的效率。在创业精神之后追随着大量资本;就这样年复一年,齿轮带动着齿轮,进步的机器便飞速运转。在如今的巴西,五分之四的工业化产品都源自圣保罗。这个巴西最大的州府,正维持着国民经济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巴西肌肉的中心,是巴西力量的源泉。

对于一个机体而言,肌肉无疑是最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却并不美观。对于那些期待获得美感享受的人们,我必须加以提醒:圣保罗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它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致忽略了现在,更忽略了过去。如休斯敦或美国其他石油城市一样,圣保罗的历史遗迹很少。城市建造者所创办的学院本应保存下来留作纪念,却也早已拆毁建起了新的建筑。十七、十八世纪的房屋没有一栋存留下来。如果想看十九世纪的住宅,也最好抓紧时间,因为这里正以惊人的速度扫平昔日的一切。有时,游客会觉得这里并非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建筑工地。城市正向四周扩展;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在建设。而在市中心的商业区域,道路正一条条地改造。一个五年前到过圣保罗的人,如果故地重游,一定会感到迷惑,仿佛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每个地方都显得过于狭窄矮小;道路必须扩宽,高楼必须修起,高架桥也必须建立。在各个角落,一切都在改造;这种改造不仅急切,而且自私。就这样,圣保罗一直保持着发展的形象,仿佛仍是殖民或移民城市。欧洲城市的发展缓慢有序,移民城市却迅疾杂乱。一个移民挣到一点钱,没有可以租用的房子,便随便建造一个。这里的土地很便宜,人工也不贵,到处都有毫无装饰的棚屋。这些房屋都配有一间商铺,一层有两到三个房间。如果业主是意大利人,就会将墙面刷成各种色彩:黄色、红色或者蓝色。房屋一间挨着一间,形成了一条又一条道路。城市也慢慢发展起来。没有一个移民确定永远住在这里;他们也许会搬到另一座城市,或者带着积蓄返回故乡,也可能在致富之后建造一间更漂亮的房屋,建造一栋巴洛克或者东方风格的豪华别墅——这是三十年前高贵的体现。在这些流浪的移民眼中,根本没有稳定的概念。他们并未完全融入市民生活,因而在建筑层面,房屋只是随便挨在一起。有些东西混乱无序,有些东西轻易建立又随意拆毁。在这里,一栋二十年的建筑已经十分古老,相当于欧洲二百年的建筑。人们飞快地拆除了它们,就好像当初修建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