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鬼谷七徒:北斗剑阵!(第2/3页)

看到他们前来,那些青年赶紧纷纷立直,齐声道:“军师。”

百子晋与这些青年剑手的年纪其实相差不多,但却保持着身为军师的威严,双手负后,点了点头,又向众人道:“这位就是东南武林盟主、状元公宁翰林,他知道众位在此辛苦练功,所以前来看望大家。”

那些青年剑手,原本见军师竟然带着外人,来到这后山重地,心中颇为讶异。此刻得知这位就是将《九阴真经》公布天下的宁盟主,立时精神大振,热血上涌,齐声道:“宁盟主好。”

声音竟是整齐划一。

宁江持扇微笑,点头示意。

百子晋郎声道:“既然宁盟主已经到此,你们便将这些日子修炼的成果,让宁盟主看一看。”

众人道:“是。”

宁江随着百子晋一同退了开来,给这些青年剑手让出空间。

百子晋道:“这些都是军中专门挑出的,年青一辈的练武之人,练习的时间不长,但都是读过书的,学问不错的,这些日子,以九阴真经为基础进行修炼,实力差不多都在二流与一流之间。”

宁江点了点头,实际上,对于这些青年剑手的实力,他也一眼就看了出来。这些青年的实力,差不多就是他刚刚遇到春笺丽时,春笺丽的级别,比普通的二流武者高,比一流高手弱,介于一流与二流之间。

在以前,这种等级的武者,走江湖还是够的,但是现在,却是真不够瞧了。玄气大盛与九阴真经出现前,所谓的“一流高手”,那是真的一流,而宗师级高手算是超一流,整体数量有限。

然而现在,这种级别的武者,江湖上一抓一大把,连宗师级的,都已不再那般出奇。

但是他也同样听出来了,百子晋还强调了一点,就是这些青年都是“读过书”、“学问不错”的。

只见这些青年,其中一些退到远处,另有七七四十九名青年剑手分别站定,随着一声低叱,四十九人同时抽剑。

宁江微现讶意,在这四十九人抽剑的那一瞬间,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只剑,都仿佛练成了一气,犹如天盘流转,诱发了某种神秘的力量。

这世间,其实也存在着一些所谓的“剑阵”,但是说到底,不过就是分进合击之术。但是这四十九人,在他们出剑的那一刻,仿佛就已经与大地练成了一体,以此同时,剑意遥相呼应,互相流转,人还未动,剑气就已经在此次的配合间,犹如星辰流动。

紧接着,他们开始移动,他们的移动,犹如带动了空间的旋转,在他们的包围之中,虚空犹如被他们切割开来,内中剑气交错,光影纵横。

宁江深深的知道,虽然如今玄气大盛,许多一流武者也能够发出剑气、刀芒,但这些青年剑者,却还没有到这样的实力。然而,随着他们玄之又玄、奥秘难测的走位,原本蕴藏于天地间的玄气被他们轻易的带动,达到了远远超出他们自身力量的程度。

他道:“这分明是将分进合击之术,与《太公阴谋》中的奇门遁甲融合在了一起,撼一人如撼全阵,撼全阵如撼天地。这样的阵法,几乎可以困杀任何一名不懂奇门术数的宗师级高手。即便是巅峰级的宗师,陡然困入阵中,恐怕也难以简单脱身。”

百子晋道:“此为北斗天罡剑阵……”

宁江失笑道:“子晋,你变狡猾了,这四十九人,看似分成七队,每队七人,合天罡之数,但其实与天罡北斗全然无关,而是五、十之数。虽是大衍之数,却故意空出一人,用来隐藏阵眼,然后故意取一个‘天罡北斗’之名,迷惑敌人。”

百子晋笑道:“果然还是瞒不过宁兄。”

宁江继续看着这“北斗天罡剑阵”,道:“等闲二三名宗师级高手,进入这剑阵之中,恐怕都难以脱身。四十九人对付几人,看似不算什么。但问题是,这些人不过就是一二流之间,平日里连剑气都难以发出的寻常剑手。像这种级别的武者,江湖上要多少有多少,靠着奇门遁甲的组合,便能达到这种地步,的确是颇不寻常。”

百子晋道:“这套北斗天罡剑阵,乃是专门用来对付高手,实际上还另有一套逆天罡剑阵,阵型更小,却是由内而外,可在千人以上的敌军攻击下,保持不败,直至最后体力不支。只是目前,他们训练不够,还无法做到在快速移动中保持剑阵不乱,否则用于战场上,等同于一支闯阵的奇兵。”

宁江赞道:“我虽知将《阴符》研究透彻后,必定有此能力,却没有想到,你竟然已经将它研究到了这般境界。”

虽然《阴符》的中篇《太公阴谋》,解析的便是奇门遁甲,各种术数。但是说到底,那些都只是基础理论,学会它们,就如同学会了文字,懂归懂,如何组合成一篇精美的文章,那就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