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连攻鱼鳞阵(第2/3页)

在他的左侧,蛮族勇士刺挞鲁,看着前方杀得轰烈的战场,舔了舔舌头,露出凶狠的表情:“大将,要不要我现在就带人杀过去?”前锋遭受到的重创,让他非常的不满,尤其是这些日子以来,不断的被骚扰,让他肚子里一团火大。

蒙郁却是往对面的奈青山冷冷的看了一眼,道:“等着。”

即便是凶狠如狼的刺挞鲁,也只能安静的退下,不敢再吭声。

蒙郁知道,奈青山上,必定还藏着未出的骑兵,如果刺挞鲁率军杀出,袭击敌人另一侧,其结果也必然是被敌人截住。骑兵一旦投出,被截住之后,就难以再保持机动,最有威胁的箭,永远是在它即将射出、而敌人不知道他射向哪里的那一刻。

与此同时,在蒙郁的后方远处,有一片区域,仿佛有充满杀气的阴云在那片区域中盘旋。在大将身边,就连那些充满血性的蛮兵,偶尔往身后看上一眼,都会下意识的、微微的哆嗦一下,仿佛在那里,藏着这世上根本不应该存在的恶魔一般。

蒙郁那厚厚的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的冷笑。

显然,对方的军中还藏着杀手锏,至少,对方还没有用上能够喷出烈火的“喷火兽”,现在他倒要看看,对方的杀手锏能够藏上多久?

轰的一声,一辆战车被一名蛮族勇士带队掀翻,车上的华夏兵在跳车滚地的那一刻,就开始被人来回踩踏。翻起的战车压垮了几人,尘土震起,混乱进一步扩散。

唐七是处在这辆战车右侧的众多镗钯兵之一,战车正面的盾刀兵被蛮兵击破,在身边的狼筅手的配合下,他刺穿了一名蛮兵,目光下意识的往周围扫去,一眼看到一丈之外,头盔上带着红缨的队长。“走”他一声大喊,与周围的其他人,自发的往那红缨队长聚集。

当战车还在的时候,跟着战车走,当战车被敌人击溃的时候,跟着队长走,这就是他这几个月里,不断训练后所养成的、下意识的反应。在这种自发性的反应下,以战车为中心的鸳鸯阵分散成了互不相干的两股,然后继续往前推进。

鸳鸯阵,又称作两仪阵,在中央被击溃之后,可以分作左右两股小阵。战场上无法看清哪一个是队长,于是离自己最近的红缨头盔,就成为了最明显的标志,以红缨队长为中心继续杀敌。

所有的红缨队长都是藤牌兵,在每一个战车的周围,只有两个红缨队长,他们绝不主动杀敌,这保证了他们的存活率,在被敌人重点攻击的战车被击垮后,快速的担任着带领身边兵士的责任,开始率队前冲,鸳鸯阵“鸳”与“鸯”的精髓就在这里。

不同的兵器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使得即便集结的过程是散乱的,每一个人也还是很简单的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红缨队长带着残存的盾刀兵冲在前方,长枪兵紧随其后,利用盾牌的间隙刺杀敌人。前端发散着许多铁枝、几乎可以阻挡任何兵器的狼筅,与三叉戟一般的镗钯,在小分队的两侧,一路推进,绝大部分的敌人都是被由盾牌与狼筅保护着的长枪兵、镗钯兵所杀。

唐七实在是不记得,自己杀死了多少蛮兵。镗钯刺入一名侧面杀来的蛮兵的胸膛,那蛮兵手中的钉头锤早就已经被他身边的狼筅隔开。镗钯抽出,队伍继续前行。就在这时,随着一声马嘶,大吼声如在耳边,在他身后有人影抛飞,疾风狂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唐七下意识的回过头来,看到的却是走马灯一般在他面前晃动的光影,整支小队也在瞬间冲散。

忽如起来的混乱中,唐七已经是无法找到红缨队长的位置,他紧咬牙光,按着这些日子的训练,第一反应,就是奔向离自己最近的狼筅手,紧接着一名盾牌兵与一名长枪兵努力的聚了过来,混乱中,他们没有再往前,而是在狼筅手的带领下,尽可能的往肉眼所能够看到的,己方的战车又或旗帜杀去。

在他们前进的前方,一名武将骑在马上,努力的集结起身边的兵士。在他身边,十几名士兵结成队列,一面旗帜竖了起来。

这名武将,原本并非处在最前方的两大方阵之中,而是按着鱼鳞阵,从后方按梯次填上来的新力。

以前是带头冲锋陷阵的武将,这一次,主帅甚至不允许他拿着长枪,就是发给了他一支反曲弓,一筒箭矢,以及一柄在马上其实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仪剑。于是,他被迫摆正自己的位置,抽出仪剑,大声的发号施令、集结、列阵、推进。

时刻记住自己在整个战场上的位置,无论如何不能乱,这就是主帅对他们的、最重要的交待。身为一名武将,这还是他第一次冲上了锋线却不是以杀人为目的,“列阵!列阵!”他在自己的将旗周围来回奔走,周围的散兵集结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