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四十一章 谈判(一)(第4/4页)

如果可能,他宁愿东亚大陆的一切平稳的在既有轨道上面运动,而他也可以到时候光荣退休。

可是不行啊……日不落帝国承担着全球责任,全世界也都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利益!世界上每个角落发生变故,都关切着日不落帝国或多或少的利益,更别说亚洲大陆现在还牵扯着英俄对抗的大赌局!东亚局势变动得如此剧烈,不列颠岂能不加以应对!

英国在世界上承担的责任太多,可以使用在太平洋方向的力量可以说非常少。现在重心完全在于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这个三角区域之内。这已经是索尔兹伯理首相第三次组阁,也就是在他的任上,英国的力量扩张到了极限,在欧洲进行着两强海军这样大投资的建设,在非洲征服了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罗德西亚,还在酝酿着一场将那些荷兰裔布尔人清除干净的战争,在亚洲又征服了缅甸。甚至在国内,还压服了爱尔兰的自治要求!

中欧德国已经崛起,俄国也在亚洲蠢蠢欲动,大英帝国已经觉出了一点力不从心。在东亚这个地方保持稳定,维持住一支牵制俄国的力量就成为重中之重。要知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开工进行!等到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工再进行布置,那就是晚啦。

这场甲午战事,说真的,英国秉持的是一种几乎完全局外中立的态度,谁打赢了都无所谓,扶植剩下的那个比较强的就可以了。强力压服中日不要开战,没那个必要,也没那个精力,也更好的让两个国家都有求于己。反正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还有几年,来得及完成在远东的布局。可是偏偏出现了最坏的结果,日本被打得残废,清帝国也一蹶不振,倒是一个叫做徐一凡的军阀趁势崛起!

东亚局势一下就变得混乱不堪,在旁边等着收拾局势的大英帝国也一下呆住,这到底该扶植哪一头牵制俄国才好哇!

或者说,扶植哪一头能获得的利益最大?

国内好像比他这位公使还要着急呢,徐一凡在清国的新年前向他表示了愿意与大英帝国交涉合作的态度,转报国内之后。这位不过才三十几岁,一副牛津出身公子哥的首相特使就兼程赶来,想向他探探国内关于这件事情有什么口风,这家伙居然就扯到了伦敦最近的天气上面去————他何伯可是在远东为帝国服务了四十年!难道这此交涉还要以这个公子哥为主导么?

那个徐一凡,最迟明天就要抵达上海了,他却现在还不知道帝国对如何处理东亚局势的态度!想到这里,何伯再也忍不住,放下手中白葡萄酒杯:“索尔兹伯理先生,您了解徐一凡这个人么?”

帝国首相特使——沃特斯·K·索尔兹伯理讶异的放下酒杯,看着何伯:“我有什么必要需要了解这位清国的先生?他只需要接受大英帝国对于东亚局势的安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