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二十三章 生我者猴死者雕(二)(第4/6页)

徐一凡直起腰来的时候儿,话语里面已经带了金石交鸣的声音:“不用力量,扯不开这一团乱麻!我徐一凡来自西洋,崛起于南洋朝鲜,和两江没什么关系,不怕当这个恶人!就算政务局留用了胥吏,也要他们习惯就靠着拿俸禄吃饭————放心,总比过去给他们那点工食银高个十来倍,够他们体面养家的!谁要敢往腰里多揣那么一点儿,反正就在你眼皮底下,你少川也是个精细人,总能发现————少川,你要敢杀人!我给你在政务局里头专杀的权力!”

唐绍仪不动声色的听着,最后微笑:“谨遵大人的示,属下这就去办。”

徐一凡一怔,反应过来笑骂:“他……那个什么的,少川你想请我出来当恶人,绕那么大圈子干什么!令我今儿就颁下来,如何?满意了吧?”

他谈出了兴致,干脆站在那儿点名,先指着詹天佑:“达仁,你有什么事儿?”

詹天佑摆摆手又摇摇头:“……属下以后这晨练可不可以免了?属下估计,今后也少在江宁了,勘址,勘矿,审核南洋那些建厂采矿的计划,巡视制造局,能回来的时候不多……”

“去办你的事情!在这个掺和干什么?你小子整天在工地上跑的,身子比老子还壮,快走!”

徐一凡摆手赶人,又瞧向了盛宣怀。盛宣怀却是微微一笑,却不上前。徐一凡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现在局面还不算太大,可是就得方方面面都要平衡照顾了。唐绍仪现在成了两江督署政务局总办,税收,司法,还有筹备中的教育体制改良一肩挑。正是将原来一省藩台、臬台、学台三者权力集中在了一处,不可不谓春风得意。盛宣怀身怀北洋洋务集团实力而来投靠,这次招商局配合禁卫军东奔西走,也是出了大力,立有大功。全大清几乎所有的现代运输能力都在为他一个人服务,他的兵力物力才能调动得如此顺畅,转瞬间就平定了整个江苏。论起当初地位,他和唐绍仪也算是天上地下。可是现在盛宣怀不过挂了一个督署总文案的身份,地位就如他身上那身短打扮一般不尴不尬,叫他怎么能没有想法!

徐一凡低低叹口气,觉得这些辛苦都是自个儿找的。在上位者就是这样,家里头女人争宠,外面手下争宠,都是一个德行。自己……还真的没什么朋友。

一个亲近的五哥,在北京城就是不肯南下,往常勉强可以和自己平等论交的韩掌柜老狐狸,被自己赶走。谭嗣同……分道扬镳啦。要不是还有一个刁蛮开朗,时常耍些小性子的野蛮美女未婚妻李璇,留住了他一些过去那种废柴小白领生活的影子,有的时候,真不知道这穿越的岁月怎么消磨啊……

他迎向盛宣怀几步,笑道:“杏荪兄,大才如兄,兄弟我却如此简慢,真真是抱愧了。归国以来,四下奔走,实在是没有时间和兄细细倾谈,兄弟我这里陪罪了。”

说是陪罪,也就是个姿态。唐绍仪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听着,还刻意朝外走了几步。去和侍立的戈什哈拉家常去了。

盛宣怀这种地位,不管怎么低姿态,都算是失了身份。更别说唐绍仪还在旁边!他淡淡一笑拱手:“大帅说笑了,北洋瓦解,属下带着这些僚属,不过寻个安身之处。日求三餐,夜求一环,现下大帅如此事业,我等能附骥尾已是万幸,如何当得起大帅的这番话!”

这话,听听也就罢了。徐一凡一笑:“杏荪兄,殖产兴业局总办一职虚悬,老兄可有意乎?”

一句话就震得一旁唐绍仪身子晃了一下。改革政务体系只是手段,殖产兴业事业,却是徐一凡政策的根本!所有的一切施政手段,无非都是为殖产兴业政策配合而已。这总办之位,可想而知有如何重要!唐绍仪自知要管着徐一凡手下这摊子庶政,这殖产兴业局的总办位置,他也或明或暗的替詹天佑努过力,张佩纶虽然比盛宣怀亲近些,可毕竟不是他们这帮朝鲜嫡系。而且张佩纶也很知道进退,他不受名义,只是帮忙,他一生经历,已经不需要争这些了。晨练议事,他就在屋子里面高卧,不凑这个热闹。

这殖产兴业总办的位置,终究还是给了唐绍仪!

徐一凡淡淡微笑,只是看着默不作声的盛宣怀。这个位置,足够使你们北洋洋务团体卖命了吧?詹天佑是干实事的人,周旋在即将涌来潮水一般的南洋资本面前,协和各方,他没这个本事。吸引国内资金,他更没有这个人脉。盛宣怀几乎是唯一人选。还有一点,就是南洋资本大举涌入,用盛宣怀,也可以平衡一下。

到他这个位置,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所必须考虑的……

盛宣怀沉默良久,最后只是一笑:“属下敢不勉任艰巨!只是属下有一点和大帅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