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八十七章 出发·祭奠(第3/4页)

谭嗣同默默听完,一振衣袖:“去休去休!此去多难,然则读圣人书,所为何事?此身不过臭皮囊,丢开便罢!”

几个书生一起站起,脸上满满都是悲壮神色,大步的就走了出去。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白衣胜雪的谭嗣同。

上海道和上海关道也都起身长揖恭送,抬头对望一眼,却都是苦笑。

公元一八九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谭嗣同应召而起,鼓舟北上。

※※※

同一日,旅顺。

在周展阶当初引爆弹药殉国的黄金山炮台上,已经垒起了一处衣冠冢,虽然不过土石堆叠,但自有一种肃然之气。此衣冠冢,正为招魂设祭。木头的神座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白木牌位。白幡数十,夹道而立。海风吹过,幡动绦扬,更显哀凄。

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杨用霖,左宝贵,周展阶……层列其上,俯视着脚下苍黑澎湃,永无休止的渤海波涛。俯视着不远处的金州,俯视着几千日本残兵败将,俯视着他们为之战斗,为之身殉的家国江山!

数百将佐,不论是禁卫军,还是毅军的军官,都站在山下,看着徐一凡一人的小小身影,缓缓向山上走去。二十四门火炮,已经装填了没有弹头的炮弹,安静放列,等着施放。

中日已经准备和谈,战事已经结束了。朝廷的褒赏来得很快,徐一凡官位已经无可再升,只有加太子太保衔,赏一等威远伯爵。李云纵和楚万里都保升到了提督头品顶戴,赏云骑尉,所有出力官弁,都赏赐有加。

并让徐一凡尽速将旅顺金州防务交卸给依克唐阿,并移交日人俘虏,尽快南下坐镇两江。朝鲜禁卫军留守官衙及队伍如何处置,留待再议。

徐一凡也洒然无甚可眷恋处,尽速办理移交防务事宜,联络船只,准备南下。走之前,他唯一关心的事情,就是为甲午战事殉国将士招魂设祭。

“为什么只是大帅一个人上去?”一个毅军副将偷偷的问身边同僚。

那同僚明显是读了一点书的,也压低了声音回答:“封天禅地,什么时候看过身后跟一大堆人的?你想跟上去?”

那副将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我是什么个玩意儿……咱们毅军,死了这么一大堆人,还得回热河。依克唐阿都掌奉天了……记着这些战死弟兄的,也就大帅一人而已!看吧,看他们还能闹出什么笑话!”

海风劲厉,吹得徐一凡军服下摆高高扬起,他脸颊已经被吹得冰冷。走到山上,到处犹有战火的痕迹,衣冠冢旁还有一个焦黑的大坑,那是周展阶最后一爆,玉石皆焚的地方。

我真的来过了?我真的打赢了?舞动的白幡下,徐一凡竟然觉得有点恍惚。头顶层云低垂,直逼山顶,天地间,似乎就只有他一人而已。

牌位森然而列,象无数双眼睛,威严的看着他。看着他曾经走过的路,看着他将要走的道路。

回首四顾,苍山大海,尽在望中。

徐一凡走到牌位前面,一个个的看了过去,最后停在了邓世昌的牌位前面。如果在他的征途当中,谁对他帮助最大,也就邓世昌一人而已矣。当初在南洋,要不是邓世昌不顾前程性命,断然开炮,绝不会有他的今天。

“正卿兄,我做到啦,没让你白死。”

徐一凡嘴角浮现出一丝浅浅的笑容,低声对那牌位道。

“可是这路,也不过才走了一半。下面的路,却不知道是不是你乐意瞧着的了……反正,我问心无愧。和你,我说实话。我要将此煌煌大清,取而代之!我要将盖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身上的腐臭裹尸布,彻底的扯开!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样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不该承受这未来数十年的屈辱折磨!我战胜了未来几十年我们最为凶狠的民族大敌,这条路,我也必将走到底!我知道,你……还有你们,就在天上看着!”

“也许我会失去很多东西,丢掉许多朋友,还得干许多很龌龊的事情。我他妈的就是一个废柴小白领,不合时宜,喜欢美女,喜欢偷懒,喜欢犯坏。可是你们在我那个时空,在现在我经历的这个时空,已经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死了两次,我如何又能在你们的面前,再停下脚步?”

“此次一别,再回来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儿了。等到了我也该鞠躬下台,点灯拔蜡的时候儿,咱们再见吧。到那个时候,我再告诉你,本来这个历史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所付出的牺牲,到底改变了什么!”

“正卿正卿,魂兮归来,看看如此河山,看看我们打赢了这场甲午!”

徐一凡肃然立正行礼,泪落如雨。

在他脚下,是绵延万里的河山。所有人的目光,都仰望着他小小的身影。二十四门火炮轰然而响,直震入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