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八十三章 最后一战(完)(第3/5页)

其实,徐一凡也是最近才知道两人大摇大摆的到了天津。不过也是一笑,只是指示唐绍仪有所开支,实报实销,没有限制罢了。他在天津的私宅,也给俩人当行辕。现在他的心思,都在辽南那场战事当中。

此时在徐一凡的私宅里面,正有一位客到。张佩纶和唐绍仪两人都换了便装,和他在花厅当中茶晤。

此客正是北洋财神盛宣怀。津门现在的风潮,似乎没有影响到这财神爷半点。到了他这个地位,怎么去钻营都显得有些丢人,不如旷达些。只是闭门练字读书,没事来拜望一下张佩纶,再给张佩纶的夫人,也就是李鸿章的幼女捎些礼物。这叫做犬马恋主,高尚着呢。

“幼樵,中堂的女公子可好?中堂没有书信过来给女公子么?这次中堂看来真是看开归养去了,对咱们这些北洋旧部也没一封信来,洒脱,洒脱!”

谈了点儿风花雪月,盛宣怀哈哈一笑,扯到了张佩纶夫人,一副淡定的样子。张佩纶也是宦海沉浮那么些年,什么场合没见过。也有耐心陪着盛宣怀扯闲篇儿。

“托福托福!拙荆甚健。只是盛大人送的东西太多了,这情分消受不了——中堂何尝有信来!现在他老人家是出云野鹤,正是浩然有归志的时候,如何念得到咱们这些红尘俗世中打滚的利徒?说不定还在笑话咱们还看不穿呢!”

盛宣怀只是笑,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面前茶托儿。唐绍仪瞪着眼睛听他们言不及义的闲话好久了。张佩纶此次来,目标就盯着盛宣怀一人。他既管钱,又是北洋洋务领袖。抓着他,这两头都跑不了。唐绍仪倒是同意张佩纶的做法。徐一凡那里不要兵,不要将,禁卫军已经足够。缺的就是文官和洋务人才。这些都是经营两江跑不了的。钱财上面,他一直靠着南洋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盛宣怀财神之目,北洋家底都在他手里攥着呢。将来经营两江,这人才和钱财,都是少不得的东西!再说了,朝鲜太小,而两江又是风气通达,交通便利,资源丰盛之地。他还想真正在两江开始他那个建设洋务的梦想呢!

可是这些天下来,在盛宣怀身上花的功夫可以算是白费。这小子心肝七八十窍都有,他们去拜盛宣怀就见,他们下帖子邀请,盛宣怀就来。偏偏却言不及义,什么实在话都没有。眼瞧着局势,大帅可能很快就要南下了,还捉不住这只狐狸!

他官场道行比盛宣怀张佩纶浅很多,这个时候儿再也按捺不住,一拱手就道:“盛大人!”

盛宣怀忙按住他行礼的手:“少川,叫我杏荪就是,私房之地,还叫我盛大人,现在你已经是布政使的衔头,兄弟不过是津海关道,你叫我盛大人,是不是还要兄弟给少川兄站班?”

唐绍仪尴尬一笑,在朝鲜,什么事情都是令行禁止,直来直去,回了国内,每次用力,仿佛都碰在棉花包上,让人郁闷得出奇!

虽然如此,话还是要说:“杏荪兄,兄弟二人负大帅所托,正是招揽英杰。大帅念兹在兹,唯杏荪兄一人。北洋已然解体,中堂亦无归志。新北洋大臣刘坤一,素来和中堂有隙。更别说京城亲贵,不知多少人眼红杏荪兄!匹夫无罪,怀壁其罪!我大帅崛起海东,正是有为之时,两江天地甚阔,足可让兄台展布。若得我兄一言,唐某此时位置,将拱手以待兄台!”

张佩纶在旁边听着,微不可见的摇摇头。盛宣怀脸上笑容也冷了下来。只有唐绍仪肃然起立,一揖到地。

室内安静了半晌,盛宣怀才沉吟道:“少川兄,你是实在人,兄弟也不和你说那些绕来绕去的话了……徐帅即将南下,是不是?所以少川兄才如此急切,要兄弟一句实在话,是不是?”

唐绍仪起身看了一眼张佩纶,却看他转过头去,盛宣怀这两句话问得实在,正在节骨眼上,让他无法不答。当下就是一笑:“大帅心系国战,正在辽南,当面倭寇未靖,如何谈得到南下的话?”

北京朝廷从来不是一个能保住密的地方,可以通天的人太多,喜欢出卖些风云雷雨的人也太多。京城消息,传到天津再方便不过。这里也已经传开了,朝廷得了辽南正面宋庆依克唐阿两军效力,已经打算将辽南战事拖下去!战事不能速决,徐一凡的地位就有些不尴不尬。这是在逼徐一凡去位,离开辽南肘腋之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现下也在紧锣密鼓的和各国公使在磋商和谈条件,听说要将朝鲜拿出来大家分分,赶紧了结这场战事。

消息传来,张佩纶和唐绍仪会商,也觉得这个时候徐一凡应该果断抽身。这次战事,该捞到的好处已经全部捞到了。辽南日军如何,最后和谈成效如何,小鬼子会不会咸鱼翻身占点便宜,已经用不着管了。虽然不能将扶危定难的功臣当到底,可是也坏不到哪里去。朝鲜本来就是暂居之地,赶紧收拾一下,迁到两江,可为之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