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八十章 最后一战(二)(第3/5页)

徐一凡的指示很明确,战略判断从来是他做出,具体战术指挥,战斗组织是参本和带兵官的事情。在徐一凡的判断中,按照日军一贯骄狂的风格,必然不会后退,特别是在这种战局逆转的时刻,日本陆军一定会集中主力和辽南诸军决战,要不就是胜利,要不就是毁灭!他挥军猛攻田庄台一线,尽最大努力将日军攻击重心转向西面,而禁卫军,就要抓住北线日军的空隙,决然猛击其侧背,日军要会战,那就给他们一场会战!

楚万里举着烛台仔细的看着地图,上面各种各样的标记已经密密麻麻,他嘴角还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笑意,身上军服也松松垮垮的,永远别指望这小子能和李云纵一样军姿标准。

徐一凡的决断,经过两年下来,在禁卫军当中和神谕也差不了多少了。禁卫军上下,都把目光集中在西起田庄台,北到大石桥,最南面不超过盖平的狭窄区域当中,预计的双方主力会战就将在这里发生。可是楚万里在大石桥一线,并没有将禁卫军成一线全部展开,在前线只布置了一个标,还是禁卫军第二镇的一个标。最有战斗力的禁卫军第一镇四个标现在还仍然全部成行军纵列布置,火炮机关枪在驮马上,弹药军资不下马车,一点没有展开主力进行会战的打算,倒是摆出一副行军奔袭追击的架势!

“我们这个大人,真以为小鬼子这么有种?就不怕小鬼子拼命收缩,死守金州旅顺?这仗打得越久,这徐武穆成色就越不足喽……”

他挠挠脑袋,顺手将红蓝铅笔夹在耳朵上面:“……我怎么觉得,在他脑袋里面想的小鬼子,不是现在真正的小鬼子?在他脑袋里面的小鬼子更强硬一些,但是也更笨一些?他就看不明白,鬼子没多少兵在辽河右岸田庄台一线,要不然靠着聂士成和依克唐阿的那些兵,能打得那么顺手?”

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响动,楚万里头也不回的问道:“前面情况如何?”

一个参谋啪的立正:“日军第一师团第一旅团的战线,仍然没有动静!”

楚万里哼了一声,摆摆手让那参谋退下去。一线情况按照他的要求一个小时报一次,但是不管怎么报,他就是不下达攻击命令。

那参谋踌躇了一下,又猛的一磕脚跟打立正:“楚大人!”

楚万里被这参谋的大嗓门吓得手一抖,蜡烛油滴在手上,痛得跳起来甩手:“他妈的,楚老子没死,用不着喊魂!”

那参谋倔强的站着:“大人!命令部队展开吧!现在主力成行军纵列,真要打的时候,怎么拉得上去?大帅在西面苦战,咱们不能干瞧着呀!”

楚万里在那里甩着胳膊,刚才跳起来蜡烛还把他手燎了一下,现在正抱着爪子团团乱转呢,听见这句话斜过来脑袋:“就你聪明?小王八蛋,到前面去吧,给老子盯好了,鬼子有点动静,就通知我!”

那参谋被楚万里跟赶什么一样赶了出来,嘟嘟囔囔的又奔前面儿去了:“部队不展开,小鬼子有点什么动静,咱们就这样一头撞上去?大帅不在,楚大人就开始偷懒了……”

楚万里当然听见了那参谋的嘟囔,不过只是一笑。底下部队对他的腹诽这几天听得实在是不少,不过他多半就是笑笑。他信步走出了破庙,门口站着的卫兵肃然持枪行礼他也没回礼,背着手就溜达了出来。

向西面看,黑沉沉的天际远处隐隐有一道道红光乍起又灭,那是炮火在轰击,只是炮声已经传不到这里了。朝大石桥自己当面一线看,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寂静的夜色当中,万余名整个大清最为精锐的虎贲之师正在沉默的等候着攻击发起的命令。而对面,同样是上万的日军。

这场战事,真的已经接近尾声了。

“大人哪大人,有的时候,你也看得不是那么明白啊,我还真以为你无所不知呢……这最后一战,我来替你打吧……省得你老以为老子只会吃饭……”

不过楚万里有个习惯和徐一凡差不多,脸上正经神色维持不了三分钟,接着就垮下肩膀开始挠脑袋了:“他妈的奇了怪了,这个大人我明白,能占便宜不吃亏。当初一句不降已经捞足面子了,这场战事声望已经走到山顶了,朝哪里走都是下坡儿,过犹不及啊……辞了满洲将军去经营两江也是正论。现在局势也看明白了,小鬼子再怎么谋划也是垂死挣扎,为什么还非要呆在这风口浪尖?带着一堆辽南诸军反攻,非要把这仗从头到尾打完?打赢了是应该,要是稍微不利,那是砸自己的招牌老字号,这生意亏大发了,要是换我,现在趁着将依克唐阿捧上去,自己消消停停去两江,趁着北洋垮台赶紧招揽实力,留几千兵在这里打就是了,有了功劳,还能少你海东徐帅一份儿?干嘛非要打满全场?……还是觉得家里大大小小女人一堆,到了两江大家伙儿都是久别胜新婚,满足不了人家,所以赖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