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七十七章 百年回响(第2/4页)

在那一刻,伊藤的秘书发现铁人一般的首相,将头无力的靠在列车车窗,头发已经是花白一片。

“打不下去了呀……一个小国想崛起,只有借重世界的大势所向……本来帝国可以利用成为西方在远东看门犬的机会,一下站稳脚跟……日本有人命,有大和魂,可以忍辱负重的为西方看住俄国五十年……这五十年里面,西方会为我们开放市场,会对我们在清国的扩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五十年后,帝国也许就强壮得足以挑战西方在亚洲的旧秩序!让亚洲成为日本的亚洲!但是现在,西方发现,日本居然连清国都无法一下击垮,又如何能对付更强壮的俄国?下一步,他们要不扶植清国,要不就干脆自己插手。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没有钱,没有军火,没有船,没有一切!帝国在开化维新之前的家底太薄了,哪怕苦干到现在,我们也还没有单独击败这个庞大清国的实力,我曾经以为,只要获取西方的支持,我们有在这一年取胜的机会,但是没想到,世事总是出乎意料……胜利曾经离我们那么近!那么近……都是因为一个人,仅仅一个人……他们了解么?他们不了解……真累啊……”

火车上,伊藤博文喃喃的自言自语好久,从那一刻起,秘书就发现曾经支撑着伊藤博文呼风唤雨的精神支柱仿佛一下就崩塌了。

而在大本营的会议上,伊藤的最后努力也宣告绝望。陆海军代表,绝不同意伊藤博文的和平计划,反而要再度发行特别公债,拿出日本最后一分家底,哪怕与俄国合作,也要将战争进行下去!陆海军两军都是法律天皇统帅,他们同样有帷幄上奏权。伊藤压制了帝国议会,却压制不住他们!

※※※

几个陆军将领喷完吐沫星子,伊藤才缓缓的将目光转过去。看着其中一人,淡淡道:“儿玉君,你也跟着他们胡闹?”

他看着的人是日本陆军大臣次官,儿玉源太郎中将。在陆军当中,儿玉源太郎和川上操六两人都号称是智囊,不过儿玉为人比较低调就是了。现在陆军军令部门的参谋次长川上操六给徐一凡干掉,陆军大臣大山岩现在在辽南作为征清第二军司令长官。儿玉实际就是留在国内的陆军一把手了。在大本营里,他向来是伊藤博文的得力助手,并且谨慎的躲在伊藤博文巨大的阴影里面,勤勤恳恳的操办动员,后勤,兵站等等业务,并且还协助着伊藤博文尽力压制住陆军一些头脑发热的妄动。伊藤也亲切的称许他为“日清战争中的萧何”。这个时候,就连儿玉源太郎也站在了伊藤博文的对立面。

儿玉苦苦一笑,微微点头:“阁下,请准许陆军所请。现下是大势所趋……”

砰的一声,伊藤博文狠狠的拍了一下厚重的橡木桌子,猛的站了起来:“什么大势所趋?你告诉我,陆军还库存有多少步枪?多少子弹?有多少船舶吨位可以继续征用?还有多少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就算发行最后的国债,不顾财政体系崩溃,我们购买到了军火物资,要多长时间,才能装备到位?儿玉君,你不是头脑简单的人,你要记住,日本是小国!”

往日伊藤博文这样爆发,满座的人都会噤若寒蝉。但是这个时候,多数军官却用恶狠狠的目光回击着伊藤的逼视。

儿玉苦笑着低下了头,伊藤的目光转向海军的军官。那些海军将领虽然没有和陆军同僚一块儿发言,但是这个时候,却都躲开了伊藤博文的目光。

海军同样不可能认输,他们在海上根本就没有输过。海军也是和新兴财阀关系最为密切的,新兴财阀们需要海军打下去,也承诺给予海军更大的支持,好让海军能够保护他们在海外拓展利益!

伊藤喉咙干燥,他自己仿佛也知道无能为力,但是仍然坚持说下去:“……日本是小国,清国是大国!我们能打痛他们,但是他们只要不投降,他们就能拖死我们!我们取得胜利的全部基础就是两条,一是列强的支持,二就是清国的软弱……儿玉君,你也明白,发起一场战争就要知道怎么终结,这个前提不存在了,战争就无法继续下去……现在第二军第三军分布在两个不相呼应的战场,每个月需要六百万日币的战费,需要三十万吨位运输船舶输送物资补充兵员。而帝国已经没有后备兵力,国库也空虚了,帝国全部自有商船吨位不过十三万吨!我们是小国!而小国战胜大国的机会和气运都没有了,你知道,坚持下去,只会是更大的惨败,我们战前所有的一切,反而保不住!”

说到最后,他的语调里面已经带上了凄楚,可以说,他从来不屑于将他的决策举动解释得这样清楚,甚至有点低声下气。可是看到他变成这样,军人们反而加倍的高傲了起来。有的人,还从鼻孔里面发出了喷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