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七十四章 乱臣贼子(上)(第3/6页)

还有一层担心,却是让他在梦中都会被惊醒的。已经不知道有几次了,他在梦中,一步步走上九龙盘绕的龙墩,眼看就差最后一步,回头一看,往日忠心的部下,已经刀枪出鞘,面目森冷的逼视着他,一个声音只是在梦里盘旋震荡:“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他的望,养够了么?到什么时候,才能让天下真正归心,要什么时候,才会让天下人真正觉得,那个大清的路,真真切切到了尽头?

现在在他麾下那个袁老哥,在他那个时空,真正篡了大清的枭雄。一旦撕下脸皮篡清成功,在天下人的心目当中,可就没了什么好名声。他的那些部下,也觉着彼为人不过如此,他的北洋团体,也开始有点指挥不动,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当初日本逼迫袁世凯以二十一条换他登上洪宪皇帝宝座的时候儿,日本公使就明目张胆的告诉袁世凯:“孙中山先生没有当过清朝的官,如果他在推翻清朝之后要当皇帝,实行君主制度,按照你们中国人的话,得天下极正。而阁下却曾是清朝的重臣,行此事,很难为各国以及贵国百姓所谅解,没有日本帮助,阁下缺少借力,所以,还是将此条约签了吧……”

“光绪,光绪……朝廷里面,也不全是傻蛋啊……要是那个慈禧,一直腮帮子铁紧,咬着不让光绪上台多好?老子面前,连这一尺水都没有了……谁知道他妈的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儿,谁知道事情会朝什么方向变化!”

徐一凡磨着牙齿狠狠的想着自己心事。瞧着他面目又狰狞了起来,周围的戈什哈们,以溥仰为首,偷眼瞧见,更是大气儿也不敢喘上一口。

徐一凡越想越烦,干脆招呼一声:“云纵,行军怎么如此之慢?现在下面通过的是那支部队?乱七八糟的,成什么样子?”

他一声发出,在他身边几乎凝住的空气才松动了起来,戈什哈们也偷偷喘口气,活动一下腿脚,谁也不是铁打的,大雨里面站那么久,冻都冻僵了。

李云纵缓缓回过头来,声音平稳的回禀:“回大帅的话,是吉林练军,他们驻地最远,从塔山回师,没有进锦州修整就朝前开进,部队最为疲惫,所以行军慢了一些。”

随着他的话语,底下道路上面喧哗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底下的队伍是依克唐阿的八千吉林练军,算是辽南诸军当中和毅军不相上下能战的队伍。但是由于驻地不在锦州附近,徐一凡手里有限的军资,优先补充了最近的宋庆毅军,还有聂士成新编的禁卫军第二镇续备军(丰升阿的盛字练军及各路零散营头抽选精锐改编而成的,作为已经被抽调削弱得七零八落的禁卫军第二镇的预备部队而建立,战后要和第二镇合编成为一个完整的镇。)

吉林练军未得补充,就奔赴一线,还要作为反攻的主力。又不像毅军他们完整见识了徐一凡的作为威风。也有点盛字练军那些旗兵被编散的兔死狐悲。精神头就不如毅军他们足一些了,行军纪律也差点儿。随着雨越下越大,行路越来越艰难。骡马的蹄子泡软了挂不上蹄铁不肯前进,那些推车拉马的官兵们,喧哗声自然就大了起来。

本来徐一凡对这些不是嫡系的营头向来要宽容一点,周围的人都以为李云纵解释过了,他也就不说什么。没想到徐一凡今儿心情恰好不好,又冻得半死,铁青着脸就大声下令:“是依克唐阿的兵么?传他过来!”

溥仰呆呆的看着徐一凡,一时没动,徐一凡一脚就踹在了他的身上:“快去!”

这一下子,再也没人敢怠慢,溥仰跳上马就没入了雨幕当中。李云纵淡淡的看了徐一凡一眼,没有说话就转过头去。要是楚万里在,这个时候儿和徐一凡插科打诨一下也许就揭过去了,可是李云纵可没这个本事。他也不在意徐一凡立威,带兵是要打仗的,几万败兵要对两万日军精锐反击,号令越严整,行动越迅速越好!至于徐一凡背后的心思情绪,他懒得去猜,也根本不想去猜。

雨幕当中,已经筋疲力尽的吉林练军们就听见一声声呼喊突然响起:“大帅传依克唐阿!大帅传依克唐阿!”

随着喊声而来的,就是骑在马上的溥仰,他满脸都是雨水,脸色铁青,军服上面还系着一条黄带子。一手操缰,一手捧着徐一凡的钦差大令。饶是道路如此泥泞,一匹健马还是给他用腰力腿力催策得奔走如飞,仿佛能将大雨抛在身后一般。

现在全天下,谁不知道海东徐帅的这个马弁头儿,是光绪皇上的嫡亲弟弟,老醇王爷过继出去的贝子爷!跟着徐一凡这样奔走,据说赏贝勒也是见天的事儿。

吉林练军多是旗人,看着溥仰这样呼号奔驰而过,个个面面相觑。不少相熟的人还借着雨声掩盖低声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