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六十九章 不降(上)(第3/3页)

头山满吸了一口气:“阁下,清国皇帝都已经诏告天下求和了,他们已经投降了。当初在局面还不清楚的时候,阁下就断言清国必然求和,鄙人等这个时候都无比佩服阁下的高瞻远瞩……这个时候,阁下为什么却又担心起来了?”

伊藤博文不动声色,只是疲倦的按着眼眶,连说话声音都低沉起来了:“日本太小了……没有将胜利完全掌握在手中,我们就不能松口气啊……中国有句古话,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场战事赌上了一切,我不能不深为忧惧啊……所以,第三军还要继续攻击威海,第二军我也命令他们继续压迫辽西,让清国的求和使者,马上出发!头山君,我有一事拜托……”

一听这句话,头山满整个人都激灵了一下,马上跪得笔直,头深深伏下来碰着手背:“请阁下吩咐!”

伊藤博文的精力似乎已经透支干净,疲倦得眼眶泛青。

“徐一凡这个变数,我仍然看不清楚,也难以推算。清国太大,太复杂了……虽然我可以确认,他们统治阶层的主体,已经宣告了崩溃。可是风潮这种事情,难说得很……就像当初谁能预料,仅仅两藩的力量,就能推倒幕府,成就维新大业?”

他一字字的认真说着,缓慢而且沉重:“头山君,无能如我等这种尘世俗人,只能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事情,将胜利更牢靠的掌握在手中!我要交托阁下的是两件事情,一是利用你手里所有的大陆渠道,放出风声,说除了和清廷的谈判之外,帝国愿意就朝鲜和东北的停战谈判,和徐一凡单独媾和,谈判这两处的战后的地位问题!而我,也会以含糊的姿态,配合你的行动……”

一句话就说得头山满瞪大了眼睛,佩服莫名的看着伊藤博文。日本当然不可能和徐一凡单独谈判,但是这样的风声放出去,却是对付徐一凡的最好手段!这将迫使清廷不得不更快的和日本谈判完成,签定求和条约,好腾出力量对付现在自由纵横在东北和朝鲜的徐一凡。看来伊藤阁下真是深深读通了中国历史,知道对付中国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中国人自己来对付!

伊藤博文却恍若不觉,好像只是闭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淡淡的接着说下去:“……清廷要派来和我谈判的,只有李鸿章,也只能是李鸿章。他……我有办法对付。可是也需要一些小伎俩的配合……我需要你联络李鸿章身边的人,按照帝国的条件,早结束谈判一天,就可以给他们十万日洋的回扣,李鸿章这辈子最大的包袱,就是他那个团体,他会听身边人话的……这笔经费,你可以从陆军特别机密费当中支领……可以完成么?头山君?”

头山满再度深深的拜伏了下去:“鄙人敢不尽心竭力!”

伊藤博文不再理会头山满,自顾自的站了起来,也许是心思用得太深,站起来的时候竟然微微打晃,他走到门口,下女赶紧拉开了书斋的和式拉门。从书房望去,视线极好。哪怕是一个临时设在广岛的住所,这里也占据了广岛最好的海岸风景。从高处望下去,看到的就是湛蓝色的大海,还有海面上的点点白帆。

“日本……真美啊……我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的国家,大家,都应该在狂欢吧?真想知道,清国现在是什么景象……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帝国,崩溃的景象,也应该是壮丽得让人感到窒息吧?

……这真是一个英雄人物适逢其会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