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六十七章 夺权(中)(第3/5页)

可是这事儿,又如何做得?

场中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徐一凡走动几步,再抬头的时候,已经是转眼深情的向东看去:“……田庄台一线,从海到陆,毅军将士忠骸累累满坑满谷,为了大家能撤下来,宋军门,你的亲信子弟,死了多少?他们如此死战,不就是等着你给他们讨个公道?你曾经立着帅旗的那个山头,毅军子弟,层层叠叠的从山脚一直铺到山顶!从山顶向海望去,更不知道有多少忠骸,被海浪推涌,一下下的拍击着海岸!是你带着他们来辽南的啊!又是谁害得他们这样?左宝贵公被叶志超他们陷害的公道,我已经在朝鲜讨了。砍了叶志超和卫汝贵的脑袋,换来的是这个奉天将军,钦差总办的顶子!换来的是全国仰望的目光!现在你的公道,我替你去讨!你还等着什么?要不要我下手令给你,朝廷什么责难,我徐一凡一身当之——他妈的从朝鲜到现在,老子就没朝谁软过!因为老子干的,是为国家打鬼子的正事!”

这番话他精心准备了许久,过大凌河的时候还反复练习了。论身份,他是钦差总办大臣,朝廷一天未去,他就有指挥调遣宋庆所部的名义。论道理,他来替宋庆所部出头讨公道,责任是他的,好处是毅军的。论例子,他还特意带着聂士成呢!

这个时候,聂士成果然从人群当中暴喝一声:“宋祝三!我带的上千子弟的血仇,左冠廷的冤屈,还不是徐大人替我等报之?你还犹豫什么!田庄台几千弟兄,在天上看着你!朝廷现在出了奸臣,软的就捏,硬的还有说理的地方!”

宋庆嘴唇蠕动,仿佛才看见聂士成一般:“功亭……”他话音未落,身后一人已经哇的哭了出来:“军门!咱们弟兄死得惨哇!咱们东进千里打鬼子,犯了哪点罪过?”

“要饷没饷,要械没械,咱们打到最后!现在如何?跑得快的进锦州,咱们和孤魂野鬼一样!那丰升阿,就是张士贵!”

“他妈的,朝廷出奸臣了!软的欺负,硬的他们倒躲着,什么鸡巴玩意儿!”

“军门,听钦差大臣的节制,天经地义!咱们跟着徐大人进锦州!”

呼喊的声音先是零零落落,接着就是连成一片,仿佛在中军帐前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浪头,卷动着每个人的情绪。先是这些将备,接着卷动了周围的兵弁,人人都扯开了嗓子喊叫,仿佛要将心中憋闷冤屈,一起喊叫出来!

徐一凡只是负手死死的看着宋庆老树根一般的面孔。短短一瞬间,宋庆似乎老了十岁,只是闭目不言。

他猝然发难,看起来好像是跋扈的性格使然。其实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夺权生变,最忌讳事到临头,再慢慢筹划,犹豫不决。要是他在毅军营中安顿下来,一是谁知道北京城什么时候夺了他这个钦差大臣的衔头,他这最大的凭恃也就没有了。再就是就算有时间,慢慢来做工作,收毅军之心,时间一长,人们思前想后的念头就多。还不如借着毅军这点惨败再加受冤的沉郁之气,不给他们细细考虑的时间,一举卷动风潮!

他那个时空史书曾载,那个时空的甲午,毅军从朝鲜边境一直打到了辽南,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是坚持抵抗到了最后的部队。对这样还有点血性的军队,才能用上这手。说起来,还是穿越客占的便宜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围的群情越来越激愤,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宋庆身上。宋庆的威望,在这支军队当中无人可及。人们再是激动,徐一凡这钦差再位高权重,毅军要动,还是得宋庆一言而决!

宋庆蓦然张开眼睛,一把拉住了冷冷凝视着他的徐一凡的胳膊:“徐大人,请帐中说话。”

徐一凡点点头,手心也渗出了汗水。要是宋庆始终不从,他也只有掉头回去,什么雄心壮志,都得拉倒。从此对辽南局势,失去绝对的影响力,错过这个翻盘的最后机会。他孜孜以求的那个不一样的甲午,也只会是一场海东春梦!

不知道老天,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

颐和园,乐寿堂。

光线不足的屋子里,一片难堪的死寂。日本政府伊藤内阁通过美国公使转发来的照会,在每个人手中传来传去。

后党求的就是这个结果,但是当这个结果摆在面前的时候儿,到了得先签了城下之盟的时候,却人人脸色惨白。

一众才翻身爬回来的军机跪在地上,以世铎居首,深深拜伏,没一个人抬头。整个乐寿堂内,只听见西洋自鸣钟钟摆滴嗒滴嗒的声音。

水师挂白旗出降,威海让日军进驻,平壤让日军进驻,徐一凡去职。这是将大清最后一点抵抗力量剥夺干净,再无还手之力以后的停战。接下来的谈判,还不是任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