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四十九章 碰撞(第4/7页)

只有杨士骧神色依然不动,直着腰冷着脸看了一眼:“无人主持,果然是毫无对策!走,进城!一不做二不休,裹挟着这些禁卫军的新兵蛋子,一起朝中朝边境退!”

城头果然是静悄悄的,一个兵的影子都看不见,一条土色新鲜的壕沟好像才掘开,绕城一周,壕沟周围的积土都来不及清除,沟既不宽,也不太深。一切都像是匆匆赶工,却时间来不及的模样。

这也是大家心目当中一千几个月前还是农夫的新兵所守的城应该的模样。最大不过一个营官在这里,还能怎么应付这七八千败下来的友军?更别说后面还有几千一定会跟进追击的日军了!

淮军军官们都神色复杂,下意识的看看叶志超和卫汝贵,两个人都把头转了开去。大家都在心里叹气,自暴自弃的想,都这样了,挣扎一条活命也就罢了……打完这仗,谁还带兵,谁他妈是丫头养的!

溃军已经乱纷纷的直朝安州城下奔去,大家辛苦挣命了那么久,又累又饿。到安州城好歹能歇点吃点,从上到下,都想早点进城。转眼间杂乱的大队就奔到了壕沟面前,对着似乎空无一人的城头乱纷纷的嚷嚷。

“架桥开城门啊!鬼子从后面追来了,咱们打得苦,挡不住退下来了!”

“什么淮军禁卫军,都是吃大清饭的,行行好,让咱们进去!”

“不开城门,咱们可自己撞进去了!”

“就求吃饱,其他的,都是当官的烦心的事情,咱们当大头兵的可怜!”

喧嚣声中,不少士兵已经跳到壕沟底下,乱纷纷的要架人梯爬上去,这壕沟不过一人半深,互相拉拽一下就已经有几百个人过去了。

就在这喧嚣声越来越大的时候儿,突然一声凄厉的军号声响起,响彻整个城头。接着就随着一声口令,安州不过三四米高的土城城头,千余禁卫军官兵就已经站了起来!上千支乌黑的步枪上好了刺刀,对着城下乱纷纷毫无抵抗能力的盛军溃兵。那些禁卫军新兵绷着一张张紧张的脸,只是将手指放在了扳机上面,无一人发声,只有那一排雪亮的刺刀随着他们紧张的呼吸而上下起伏!

禁卫军苍龙旗下,站着一个矮壮的身影,背着手看着城下,一脸阴冷的神色。人潮当中的杨士骧正好抬头,两个人目光隔着这么多人撞在一起。

“果然是杨莲房!”

“怎么是袁慰亭?”

袁世凯冷笑一声,不屑的扫视了底下呆住的人潮一眼,手猛的一摆:“滚开!祸害了聂大人,还要来祸害我们安州?禁卫军命令你们,从安州退开!你们不打鬼子,我们来!谁敢再近前一步,我必然下令开枪!”

淮军上下,看着那整齐的步枪刺刀丛林,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个人都没敢动。城上城下,无数道目光撞在一起,眼神当中只有紧张。

僵持半晌,淮军当中队列一动,杨士骧带着一众军官已经越众而出,在壕沟的那一头停住。袁世凯只是冷冷看着,一只手举在半空,淮军上下的目光都集中在他那支手上,生怕他一旦挥下,这上千杆步枪就会随时打响!

杨士骧淡淡一笑,扯开了嗓门:“袁慰亭,认得我么?”

袁世凯冷笑:“我怎么认不得你杨大人?这一路当真辛苦了!”

杨士骧微笑:“兄弟奉中堂之命,整理盛军,叶军门和卫军门也都奉命戴罪立功。慈山聂功亭溃败,兄弟好容易为大清保住了这八千兵!你不让我们进城,这是什么道理?”

袁世凯冷冷道:“这个时候,我没什么道理和你好说!莲房兄,咱们日后再见吧!”

杨士骧在马上转身,用力指着背后:“成千上万的鬼子追击而来,随时可到!难道你就准备和我们僵持在这里,看着八千淮军子弟被日人赶上屠杀,看着安州在一片混乱当中不可保么?袁慰亭,不要忘记,你也是我们北洋出来的人!”

他一语而出,盛军上下,顿时也鼓噪起来。他们都是跑得没了胆子的人,想想后面追来的鬼子,恨不得就马上进城,不管守不守这里,好歹吃上一顿,也有气力再跑不是?特别这矮胖子听说还是他们北洋出来的,这团体同仇敌忾之心就激发了。一点香火之情也不念着,把他们丢给鬼子来追杀?

鼓噪声中,不少人就朝前涌,嘴里还骂骂咧咧:“不给鬼子打死,给自家人打死,倒也不错!有胆子就开枪,开枪啊!”

禁卫军的两营新兵们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不过才是都完成了新兵的养成训练,半点战斗经验也无,面前又都是货真价实的自己人,队伍当中那么多有顶子的大清武官。大家的目光都朝着袁世凯望去,一时不知道怎样才好。

袁世凯慢慢的将手放下,大喝一声:“且住!杨莲房,你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