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四十四章 一天前(第3/4页)

※※※

咣当的一声,却是唐绍仪推倒了桌上的砚台。身上手上,全是淋漓墨水,他此时却浑然不觉,双手撑着桌子,整个人象风中树叶一样抖了起来,却不是害怕,从他双眼当中,能看到的只是怒火!

“杨莲房!不是你,就是我!你这是活生生的汉奸败类啊!做人,怎么能做到这个地步?”

在徐一凡曾经那个时空,作为北洋元老的唐绍仪失势多年之后,在抗日战争当中,作为一个犹犹豫豫,将要落水的汉奸,被军统砍死在书房当中。在这个已经改变了的时空当中,他却是在全身心的喝骂着另外一个即将做出汉奸行径的人物。要是杨士骧就在他的面前,唐绍仪毫不怀疑自己会将他活活撕碎!

张佩纶一身风尘,神色委顿的坐在椅子上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袁世凯和他对坐,脸色也阴沉得如暴风雨将临!

李鸿章的女婿,居然甘冒万险,跑到平壤来,告诉了他们一个惊人的消息。

杨士骧假借李鸿章的名义,奏请朝廷调叶志超和卫汝贵回去议处。唐绍仪和袁世凯当时都没当一回事儿,早打发这些人走一天,还少些嚼裹,还省得监视他们。也从没想过,凭借这些家伙能闹出什么乱子出来,他们要是真有那种挑战禁卫军的血勇,还会从汉城一路败退下来?

可是杨士骧偏偏想利用他们,还有那些淮军军官,趁着徐一凡集结全部主力于正面,对付第五师团,淮军独镇东线侧翼的时候儿,潜回聂士成所部,掀起兵变!现在就只有安州有两营禁卫军第二镇的新兵,守住后路总基地。慈山一带,淮军那里没有一点禁卫军,最多几个联络军官……杨士骧他们有很大可能潜回去!

谁也不知道杨士骧会用什么手段说服这些已经落胆的淮军骨干,谁也不敢小瞧了这个李鸿章幕府后期最加信任的小诸葛。打仗练兵他和徐一凡天差地远,但是论起官场权谋,杨士骧浸淫其中数十年。亏得徐一凡是在朝鲜,天高皇帝远的可以瞎来硬扛。真的放在朝中,杨士骧说不定早就玩儿死徐一凡了……这些在淮军根基深远的军官加上叶卫两人,再加一个完全可以代表李鸿章的杨士骧潜回去,淮军就是李鸿章养出来的,就连聂士成会不会生变,都难以预料!

杨士骧的目的很明显,他们打得稀里哗啦,禁卫军也别好过了。大家一起败,至少也是一个法不责众。而且徐一凡就是靠着这些兵,才屹立到如今,兵没有了。到了最后,北洋还是大清的中流砥柱,北洋这个团体,还是会始终不倒!

就算李鸿章下台,朝廷还是不敢拆散北洋这个庞然大物!几十年来,依托北洋这个团体而上位,而权力在手的这个官僚集团,仍然是什么都不会变!

一个李鸿章亲自养大的权力团体怪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也不受李鸿章的驾驭了。它在张牙舞爪,为自己拼死一搏!

日军第三师团已经登陆元山了啊,要是淮军让开东面,日军可以直冲平壤——真要那样也不怕,平壤坚城,还有不少兵,守备足够。徐一凡回师也方便,说不定可以回来继续击破第三师团。

唐绍仪和袁世凯都不是笨人,两人都想到一个地方,安州!日军聪明的话,就会沿着东线巨大的缺口,转而向北攻击安州。完全切断禁卫军的退路,将禁卫军封死在大同江一带。徐一凡在朝鲜的全盘战略主动权就此落空。只要徐一凡一旦被封死,短时间又冲不开安州一线的话,看到徐一凡这支大清唯一能战之军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谁知道日本人会不会转变兵锋,迅速增援朝鲜,甚至转兵在大同江口登陆,几路彻底将他夹死。

旅顺陷落,海口丧失,淮军不能战,唯一的长城之靠徐一凡再完蛋,那日本方面就是全胜之局了。

就算朝廷屈辱求和,李鸿章背黑锅下台,可是北洋这个官僚团体,却依然还在!

袁世凯和唐绍仪对望一眼,目光激烈的默默交换着意见。

“来得及么?”

“现在挽救还来得及么?”

“恐怕……只怕……”

“没有恐怕,没有只怕!”

袁世凯拍案而起,胖胖的脸全是忍狠的神色:“我去安州!唐大人,你带着张大人马上通报徐大人这个消息,让他尽速转兵!第五师团怎样,都不必管了。咱们要应付这里的危局!”

唐绍仪慨然道:“你去,你去!我不是军职,也不方便。打输了,咱们一起跳海就是了!反正不要看杨莲房的嘴脸!”

袁世凯一拱手,就要出门,临出门的时候却回头看了神色黯然的张佩纶一眼:“幼樵兄,你为什么不发电报给我们?多给我们一点应付的时间?”

张佩纶苦笑,缓缓摇头:“我是中堂的女婿,受恩深重……我怎么能去电报局发这个报?人多口杂,消息万一传出去,中堂还如何做人?我不能让他背负几百辈子的骂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