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四十章 依靠谁(第2/5页)

他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底下群臣有的就噤若寒蝉了。光绪叫起朝会就是在宣示呢,借着打这一仗,他可是要慢慢拿权的。底下人再不拿他当一回事儿,他可是不会客气了。得让他们认明白老大是谁……徐一凡的捷报激起民气,老佛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打下去。难道皇上真的要一直拿权了?

底下人各动各的心思,就忘了接话。眼看有些冷场,光绪的脸瞧着就沉了下来。翁同禾一直在班次里面美滋滋的听着,老爷子差点就摇头晃脑了。看看冷场,翁同禾忙不迭的出列,扑通一声跪下:“皇上圣明!我大清以顺诛逆,岂能不胜?皇上圣心默运,秉慈谕而张雷霆,痛剿倭人,必然全胜!臣行走军机,当奉谕唯谨,实心办差,以助圣上得成大业!臣还有几事奉奏……”

老师这话接得磁实,光绪脸上神色已经松了下来。他们帝党盼这个日子盼了多久哇!当下就笑吟吟的道:“翁大人快平身,有什么事情尽管奏。”

翁同禾还趴在地上,声如洪钟,中气儿十足:“第一是必须法度严谨!皇上决心痛剿倭人,徐大人又在朝鲜连战连捷。这样的大势下,如果再有人不出力死战,打一次败一次,还谎报军情的,只有视罪行之有差,夺职的夺职,锁拿的锁拿,正法的正法!徐大人此胜,倭人已经破胆,再不出力,真真对不住圣上的一片苦心了!”

这话明显是冲着李鸿章来的,作为地方最大的实力派,李鸿章从来不支持光绪,向来都是奉慈禧权威唯谨。慈禧的权威加上李鸿章的实力,压得帝党喘不过气儿来,一点翻身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帝党趁着东风,就准备下李鸿章的手,扶植自己的实力出来了!

大殿之内一片安静,光绪笑吟吟的点头:“准!朕也就是这个意思……老师还有什么要奏的?都说,都说!”

翁同禾神采熠熠,大声开口:“臣请陛下重赏徐大人,重赏禁卫军出力员弁。徐大人忠心耿耿,诸军皆败而独却敌锋,振国威而提民心,功莫大于此!不赏何以服天下?禁卫军出力员弁,朝廷也要加以重赏。禁卫军为朝廷武力,陛下亲军!战胜之后,当还归京师,为我大清长城之靠!”

光绪听得兴奋,腾的一下从御座站起,走了几步:“军机与六部九卿会商,重赏徐一凡与禁卫军出力员弁!”

他一下站定,傲然道:“小小日本,不自量力,与我大清敌对。不败待何!日本小而我大清大,打下去,没他们的好果子吃!徐一凡一战而胜,朕要集兵朝鲜,灭此朝食!……诏告天下!”

除了翁同禾外,帝党众臣纷纷拜倒,山呼万岁,其他官员对望一眼,也都拜了下去。军机领班世铎是后党重臣,这些日子在军机处给翁同禾的锋芒压得喘不过气儿来,他一边慢腾腾的跪下,一边在心里面冷笑:“轻狂!还真以为一个徐一凡,就是泰山之靠了?再传来打输的消息,看你们怎么办?”

※※※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在李鸿章的书房之内,两人默默对视。今儿李鸿章连签押房也不去了,只是守在自己书房之内,拿着一份电谕,翻来覆去的仔细看,也不知道看了多久。杨士骧侍立在一旁,也是脸色铁青。

屋子里面静悄悄的,只听见纸张抖动稀稀索索的声音。

到了最后,李鸿章手一抖,将那纸电谕放在桌上,一双满是老人斑的手捂在脸上,深深叹息:“老佛爷下慈谕了……只是对着我李鸿章一个人,北洋再打败仗,她也保不着咱们了……老佛爷这是逼咱们北洋必须打胜啊……”

“……可是又怎么打胜?水陆精华都去矣,聂功亭现在受徐一凡节制……皇上和那些帝党清流以为靠电谕就能打赢这仗,以为日本真的不堪一击,是我李鸿章不肯出力……现在日本人必然已经用舰队掩护兵船,就要登陆各海口,直捣我腹心之地了啊!北方海口,都是我李鸿章的责任,再败下来。到底该如何收拾?战事拖下去,日本人固然不利,可我们北洋也是完了!”

听着李老头子疲惫的口气,杨士骧心里一酸,差点眼泪就下来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徐一凡怎么就打赢了?现在搞得跟大清长城之靠似的,光绪还借着这点虚火要争,上对慈禧要权,下要敲打地方实力派。

帝党能不能得逞另说,可是如果再败,北洋那是真的难以翻身了。李鸿章一生功业,也要付诸流水!

光绪借着徐一凡的胜利上位,慈禧要北洋胜利固权。可是北洋再怎么打,估计也是一个败字儿!

杨士骧深深吸口气,拿起那份电谕轻轻一弹,然后轻蔑的团成一团扔向角落。李鸿章听见响动,讶异的抬头:“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