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三章 奔流(下)(第3/7页)

徐一凡淡淡一笑:“……我已经准备了那么久,少川,就陪我博这么一把吧!到时候,要不就是让天下震惊,要不就是咱们也跟着烟消云散!说起来也许是大话,我要挽这国运!……时代大势,浩浩奔流,甲午事起,人们大概也会明白,这圣君在上,也许靠不住吧?也许还有反复,但是当每条路都断绝的时候,少川,你又会选择怎样做呢?而整个大清,又会在这奔流的时代中,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在唐绍仪心中,只是反复着这样的话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心头火热。

两人悄立江边,都没有了说话的心思,只有江水翻腾奔流。

几骑快马一前一后的本来,当先一个就是溥仰,时逢战时,他身上的披挂又多了几份,子弹带缠得一圈一圈的,挎着的短枪也变成了两条。远远的就大声朝徐一凡呼喊:“大人……大人!李中堂来了急电!”

徐一凡朝唐绍仪想笑,想夸口一下自己料事如神,不知道为什么,却笑不出来,心里面沉甸甸的。他大步走过去,溥仰已经翻身下马,双手将电文奉上,接着就挺直腰板侍立在他身边。这小子也曾经向徐一凡要求下部队:“这天下是咱们旗人的,怎么能没几个旗人流点血?北京城那些爷们儿都是糊涂蛋,死几个黄带子,也许能让他们振作一点儿!”

徐一凡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的要求,溥仰是出息了,简直换了一个人,可是他才不需要竖立一个旗人样板出来……

李鸿章的文电果然不出所料,口气亲热,说奉光绪皇上严令,北洋水师必须前出掩护大同江口海上补给通路,请徐一凡提供方便,协助将物资兵员补充给叶志超。李鸿章虽然想尽力宛转一些,但是到了最后已经拉下了老脸——言下意思只要徐一凡能协助他们北洋撑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场面,不仅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而且将来李某人必有以报之!

政治家的话,也就是听听罢了。

溥仰偷眼看去,徐一凡脸上神色,却只剩下了苍凉。

他手一抖,那电文就已经被江风高高吹起,在空中翻腾着并不下落。

“……北洋水师出动了……一个将军的谎言,李鸿章的地位,光绪的操切保暴躁……就要保船制敌战略已定的北洋水师出动!所有人都明白,李鸿章也清楚得很,以现在的北洋水师实力,只能作为存在舰队起着威慑,只要他们还在一天,日军就不敢大举攻击渤海湾的基地群。而渤海湾基地群陷落,整个大清直隶中枢就门户大开,日军才可能以最有利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事,他们也打不起这场消耗战。这个时候日本政治家比起后世的政治家,更加知道战事开始就是为了结束的成果……

可是就因为政治斗争,因为这个怯懦将军的谎言,大清所谓的体面……就让唯一可行的战略破产!”

他呆呆的一边想一边喃喃自语,谁也没完全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但是每个人心里都因为徐一凡的脸色而变得沉甸甸的。

甲午,甲午,大东沟,大东沟……每个读过近代史的中国人,只要还有一点血性,这种耻辱就仿佛烙在了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让人不敢碰触,不敢回想!

而现在自己就身处其间!

眼前仿佛已经不是大同江的景色了,而是深黑色的波涛,有着金龙装饰的钢铁舰首,缓慢喷吐着火舌的巨炮,还有全舰起火,仍在不屈抵抗的致远!

有些太沉重的东西,他徐一凡的蝴蝶翅膀扇起的风太过微弱,永远也无力改变。也许上天,就是要将这些东西烙印在中国人的血脉深处,让你每一次面对,都会泪流满面!

徐一凡长长出了一口气,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对着溥仰道:“去向楚万里传我的命令,暂时清除大同江口水雷,一切配合李中堂的行动,其他地方防务态势不变……他妈的,北洋水师沉一条船,老子要一万鬼子命来换!”

看徐一凡突然发飙,溥仰只敢直直的站着。徐一凡瞪他一眼:“还不走?等着干什么?”

溥仰啪的一个立正:“楚大人还有一份报告,要属下禀报大人,说聂士成聂军门所部奉军余部,已经和我禁卫军联络上,他们就在平壤南不过百余里,已经在我军防线上,楚大人要请示大人办法!”

徐一凡一惊,马上就踢了溥仰一脚:“你他妈的,怎么把这个放在后面说!”

※※※

威海,北洋水师母港基地。

港湾之内,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水兵和夫役在朝军舰上补充煤水,大大小小的兵船,都在生火试机器。定远号已经在船坞之内,匆匆刮了刮船底,修理了一下机器,现在也已经在朝船坞里面泛水,准备将军舰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