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六章 倒忙(下)(第3/5页)

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今日到了顶峰,翁相爷密访,一乘小轿,将王五塞进去。弯弯曲曲的,不知道过了多少道门,穿过了多少回廊,一直将他载到了大清九州万方的主人,亿万百姓眼中的天人——当今光绪爷的书房当中!

“起来吧……朕早听说过你这位当世孟尝君了。以古风待人,虽处乡野,也大有国士之风。还为朕识拔了徐一凡和谭嗣同这两个人才。礼失求诸野……老师,你说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王五头上响起一个温和但是却中气不足的声音。这就是皇上?他脑海当中乱纷纷的,一阵一阵的下意识的叫劲。平日一叫就到,让自己精神兴奋起来,肌肉紧张起来的功气儿,这个时候也乱七八糟的。他只是模模糊糊的:“这到底是不是在做梦?”

然后他就听见了翁同禾带笑的声音:“王五,还不起来?瞧着皇上回话。万一有点失礼,皇上是再不计较的……放心吧。”

王五又僵硬的磕了一个头,这才同手同脚的爬了起来。眼睛慢慢的朝起抬,先是看到了侍立一旁的翁老头子,笑眯眯的带着鼓励的意思看着他。整个御书房入眼之处,都是明黄的颜色,只是这一切在紧张过度的王五眼里都有点失真了……

再缓缓抬头,就只看见一个异常消瘦的身影,腰里的卧龙带也是明黄的,挂着汉玉带头子,还有一个明黄盘龙掐丝的荷包儿。

皇上怎么瘦成这种模样儿了?王五懵懵懂懂的想,下意识的继续抬头。这才算是看清楚了光绪。他实在是瘦脱形了,脸色青灰,腰窝那里有点塌,背也微微驮着。不要说英姿飒爽了,就连普通人的健康也谈不上。王五心里一紧,看着皇上脸色他就明白,心里面嘀咕:“皇上还有夜里滑精的毛病?”

这念头想一想王五都觉着自己罪过,皇上老婆七十二个,忙都忙不过来,怎么会滑精?

光绪可没想到王五的心思,只是微笑的看着这位镖局局主,这粗豪汉子,也是北京城不大不小的一个传奇了。王五个子不高,但是肩宽背厚,手长脚长,虽然垂首拘谨的站在那儿,可是那雄壮之气不减半点。看得光绪只是微微一阵羡慕。他瞧瞧翁同禾,转头轻声笑道:“找你来也没什么,你别那么紧着自己。朕从小也要跟着师傅练骑射,武人也是老打交道的……你兄弟在朝鲜为大清宣力,功臣之门,朕是要另眼瞧着的……朕身子最近不怎么强,你有什么养身的法子,不妨也呈上来……

圣旨上面只能说点场面,都是几百年不变的词儿。这个时候,朕还能和你们拉拉家常。徐大人那里,朕是看重的,绝不会让他受了委屈。就是谭生,朕也要量才大用的……有什么难受委屈,不和朕说,朕不做主,还能找谁?”

光绪在那里温言细语,王五只是恭谨听着。皇上和他说家常话,这种荣耀体面,搁在过去,要多少人杀得血葫芦似的功绩才能换到?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几千年了,全天下不都是这么个心思?皇上这样另眼看待的恩惠,只有豁出命去报答!

他心头热浪一阵一阵的涌,心里到底还有些明白。这些话不是单说给他的,是要带给他那个兄弟的。听着光绪话儿一停,王五就大声道:“皇上,你赏的体面,咱们只有拿命还!小人这就给兄弟带信,将皇上的话儿都传到。别人不敢保,我这兄弟,一心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国家的,不惜和大鼻子小鼻子开兵,也不要折了咱们大清的体面,这都是为了皇上!咱们的命都是皇上的!”

光绪和翁同禾相视一笑,光绪淡淡道:“王五你话说得很明白,是个懂道理,有天良的人,比多少官儿都强……”

他沉吟一下,微微皱起眉毛,斟酌着朝下说:“你给你兄弟去信,不妨说一句。朝廷是要回护他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到朕身边。朕瞧着,还有谁能欺负他?禁卫军要大练,成为我国朝根本,朕要继续大用。做得好了,督抚是寻常,军机大学士再加个公爵也不是巴结不到。他才二十多,已经是侍郎子爵,自己算算,还有多少年的福可以享?别有顾虑,这是整个旗人的大事业,谁还能反整个旗人不是?”

他看着王五紧张的低头默记,又是一笑:“别急,这些话儿翁中堂还要叮嘱你的,你听着就是……中堂,王五朕瞧着虽然不读书,但是忠义之心难得可比,当个侍卫满够格吧?”

翁同禾笑眯眯的极是慈祥:“还不是皇上一句话?抬个旗,他们整个镖局不都鸡犬升天了?王五带着他的子弟宿卫宫禁,臣瞧着是应当的。”

光绪一笑:“慢慢来吧,要抬就是镶黄旗。王五至少是二等侍卫,精选的子弟也是三等,都是二三品的官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