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四章 新敌(第3/4页)

说起来,李鸿章他们幕府议事,已经决定了立即介入朝鲜。第一是不能看着徐一凡继续坐大,第二是朝鲜引发的中日局势继续恶化下去,除了徐一凡,还不是北洋首当其冲。再说了,这外交事务,本来就是李鸿章的禁脔,还能让给别人?猫一段时间,也不过就是拿个架子,发发这些年一直被敲打的小小怨气,也不想显得太热衷罢了。

此次危局,已经让徐一凡坐享大名。但是真正能了此事,整个大清,除我李鸿章外又有何人?

架子拿够了,恭亲王信一到,李鸿章自然就奔赴京城。

恭亲王整个身子都缩在了椅子里面,炎炎夏日,他也穿着夹衣夹裤。看着李鸿章同样须发皆白,但仍然腰板笔直,忍不住就有一丝羡慕嫉妒。转眼心里就是自失的一笑,老李还是场中人,自己却早已下场,还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王爷眼神幽远,只是看了一眼同样娴雅无言的秀宁。女孩子的眉毛,仍然修长漆黑。

放不下的,也只有这么一个陪着他一路走过了最寂寞日子的小女孩儿啊。谁又知道,她的归宿在哪里?

恭王爷咳嗽一声,轻声问道:“老李,咱们也不说什么虚的。我也不说什么感谢的话儿了,就问一句,这次朝鲜的事情,你怎么了?”

李鸿章摸摸胡子,在鬼子六面前,他倒是有一说一:“调叶志超和聂士亭两军入朝,给他们添点儿兵,也有七八千,都是我淮系劲旅。不瞒王爷,凑足八千,也是为了和徐一凡的八千人分庭抗礼。我也不指望叶志超能节制徐一凡的禁卫军,朝廷也不想看着我吞了徐一凡禁卫军。大家敌体就是。对外,加起来一万六千军队,战兵一万,足足防守朝鲜了。东洋人性子畏威而不怀德,有重兵在朝我好说话。对内,八千我的北洋陆师也在朝鲜有足够的威权了,徐一凡耍不了什么小动作……

海上就是北洋水师全军出动,保证北洋到朝鲜的饷道,同时巡视洋面,必要的时候儿还可以绕到朝鲜东面去。定镇两条大铁甲船都动,护住了饷道,我们就再没有败的道理。”

恭亲王点点头:“兵事措置倒也罢了,我看还要准备点后备兵队才是,有备无患嘛……那交涉呢?这么重兵入朝,不是违背了当初的天津条约?当初中日议定,都是要在朝鲜维持现状的,西洋鬼子不会说话?”

李鸿章淡淡一笑,亲热的拍拍恭亲王的手:“放心吧老王爷!日本不是英吉利法兰西,咱们守着万国公法,朝鲜是大清宗藩是万国认定的!要说违背天津条约,那也是东洋人先闹事,他们派兵占什么王宫?介入什么朝鲜政变?咱们摆出准备开兵的架子,他们也就软了,徐一凡这次做得不错,先以大兵临之。日本现在除了交涉,不是也没什么法子么?交涉我是办老了的,再不会误事,王爷您就万安吧。”

看着李鸿章自信的样子,恭亲王只是淡淡一笑。秀宁一直在旁边静静的听着。突然插了一句:“中堂,问句话儿您别见怪……您怎么看徐一凡?您重掌朝鲜,又怎么对付徐一凡?”

李鸿章一怔,看了一眼恭亲王,老头子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像什么也没听见。李鸿章沉吟一下,慨然道:“格格问了,我老头子也有什么说什么罢。徐一凡野心不小,从一开始,我就看不明白,他到底要的是什么!钱?他能撑起一支吞银子的新军,钱不少了。权?出仕他才多长时间?就两个钦差头衔,还指望能一步登天?换了别人,这次朝鲜事变,谨守住平壤自己的地盘,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他却非要飞兵而冒险定汉城,去博一个不世之功!他要什么,真看不透……他这么一路行险下去……”

李鸿章又沉吟了一下,选了一个比较温和的词句:“……不是持盈保泰之路啊。”

秀宁浅浅一笑。

李鸿章摸摸胡子,仿佛又在脑海里想着徐一凡这么一个人。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双眉一挺,满脸自信的神色:“……至于怎么对付他,这没什么好说的。他不来犯我,我也没兴趣招惹他那区区几千人的禁卫军。荣禄坏了事儿,朝廷对这禁卫军已经少了兴趣。要是他能收敛一点,这支禁卫军还能让他练成一支劲旅,他也不失国朝一员可以出镇方面的良将。要是他拿我当荣禄对待……或者妄想这支禁卫军能成更大的局面……还是盼他不要这么想罢!大清,出不了曹操!”

这话说得极重,近乎诛心。徐一凡纵然跋扈,朝廷还真没把他看成什么权臣。李鸿章却在这里,直指他是曹操!

秀宁默默无语,悄悄摸了一下袖子里面的几封信。这都是亲弟弟溥仰陆续写来的。秀宁也一直很珍视,这个弟弟,好像浅浅的脱胎换骨了也似。徐一凡连弟弟这个牛皮糖都能收拾好,是不是也能收拾好这个到处走风漏气儿的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