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十一章 温泉(第2/4页)

再看看杜鹃,她比陈洛施还要不堪,蹲在水里同样闭着眼睛不敢看。双手护住胸部,少了衣服遮挡,才看出这小丫头本钱到底有多雄厚来着。双臂交错,不过才遮挡了一半。上面半截儿浑圆还随着水波荡漾,白皙诱人到了极点。

斯时斯境,还有什么好说的?

※※※

“大人,那上国徐钦差已经到了平壤。”

平壤府的朴府使恭恭敬敬的站在朝鲜平安道监司闵孝鹤面前。

论起来,平壤作为朝鲜二十三府之一,对于平安道这种监察机关,还是不买账的时候儿居多。但是现在平壤府周围来了这么一个太上皇,朴府使对于闵监司的态度就客气了许多。存心想把责任朝上面推。

闵孝鹤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算是大院君一系的人马。是在甲申事变当中殉国的左诩卫闵大将军的侄子。神色很有些清雅,看起来汉学是相当渊深的人物。

他不动声色的打量了朴府使一眼,并没有说话儿。

小国君臣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必须要看上国的脸色行事。对于朝鲜这个处于中日夹缝当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双钦差驾临朝鲜,一个居南,一个在北。中间还有一个在朝鲜势力根深蒂固的袁世凯袁委员。对于他们这些直面清军驻节平壤的人物来说,不仅要看朝鲜中枢的指示,还要分析两钦差之间的明争暗斗。朝鲜政局,近些年来很大程度要看袁世凯和他手下庆军的脸色行事。现在可好,袁世凯少了庆军,但是多了一个钦差总办大臣坐镇在他那一边,而且就在朝鲜中枢之旁。另外一个钦差帮办大臣呢,虽然不在中枢,但是手里偏偏有兵!而且就在平壤之侧,这威胁可是实打实的。这到底要如何应付才好?想置身事外,那是不成的。

闵孝鹤拿起一把金柄小刀,慢慢拆开了一封已经在手中把玩已久的信封。

信笺雪白,上面字迹也很熟悉。

“闵监司大人兄台亲鉴:

近来有钦差大臣练兵于平壤,想兄也知,笑话事也。朝鲜本固邦宁,不在兵甲精利,而在宗藩关系稳固,中日携和,互不冒犯。原庆军二千,驻于汉城。和日人汉城公使数百卫队,成平衡之势。然则忽忽练兵逾万在朝鲜之北。日人闻知,当做如何?弟居朝鲜逾十年,朝鲜上下,皆弟手足。朝鲜即弟母国是也。为朝鲜千秋万代计,此禁卫军绝不可令之练成!然则朝鲜将有不测之祸!弟与荣大人,有志一同,将于汉城,断其军饷文报道路。而兄在平壤,切不可资助其半点军食物资!若该钦差以势凌迫。则荣大人一纸弹章,该钦差丢官落职,意料事也。兄之安危,弟可为之确保。临书匆匆,言不尽情,云泥两隐。袁。”

看来这袁世凯,还有荣禄他们,都和这个钦差很是不对?

闵孝鹤沉沉的想着,其他不说,但是袁世凯书信当中,有一点说到他心思里面去了。现在平壤周围搞起这么大阵仗,要是真的兵练起来了。朝鲜本来就在中日夹缝当中生存,日本必然也要加大对朝鲜的压力!神仙打仗,凡人遭殃,朝鲜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可是要他对这个才抵平壤的钦差大臣持强硬态度。闵大人还真有些不敢,毕竟人家就在他身边。这到底如何是好才对?

※※※

朝鲜元山港外,这个时候正是月明星稀,海浪一波波的拍在岩石上面,溅出了雪白的浪花。

一条小船,正在波峰浪谷之间穿梭。船头站着人,极力的向前看去,想找到约定的信号。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看见一处滩涂上面亮起了灯号。透过蒙蒙海雾,若隐若现的投射过来。船上几个水手精神大振,赶紧拨桨摇橹,朝着灯号亮起的地方行去。

不过多一会儿,小船已经抵近,岸上跳下十几个矮小精壮的汉子,默不作声的踏水就将小船一直拖上滩涂。看他们动作整齐的模样儿,像是都从正规军队当中出来的。

船上载着的两个人,早就给刚才的波浪颠晕了,在水手们半扶半架下,才颠弄下船来。两盏马灯亮起,就看见一个穿着洋装的中年人,还有两个穿着朝鲜式样便服的男子迎接了上来:“金大人!朴大人!”

船上两人,正是坐日本报国丸号渔船抵达朝鲜海岸,然后转小船偷偷上陆的金玉均和朴泳孝两人。

迎接他们的,就是日本驻汉城代理公使杉村睿,还有两个开化党被闵妃保护下来的朝鲜大臣。一个是敦宁府府判官金植一,一个是忠翔府府正郎方化山。两个人都已经是闲职,敦宁府是负责宗亲事宜,而忠翔府则是专门给功臣封典抚恤的机构。

看到他们开化党两个支柱脸色青白,脚步虚浮的下来。金植一和方化山都是喉头哽咽,忙不迭的就拜了下去:“两位大人,可算是把你们给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