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二十七章 即将到来的碰撞(第2/4页)

杨士骧跺脚长叹:“这二百五天不怕地不怕,我真的怕他把天给捅破,到时候,咱们哭都来不及!一堆白鼠当中,突有黑鼠。这叫事务反常即为妖,中堂,咱们走着瞧吧!”

说着一拱手,杨士骧转身就出去了。

李鸿章和张佩纶互相看看,都是一笑儿。

“幼樵,怎么看?”

“中堂,您裱这破屋子,恐怕也是裱糊够了。有个愣头青出来,咱们就看看这反常能反常到什么模样儿吧。反正,我是很好奇呢……”

李鸿章疲倦的一笑:“累啊,太累了啊,幼樵。看着他百无忌惮,我是真的……羡慕。”

※※※

同样的天空下,在大清上海法国租界额尔非斯路上一处石库门房子前。穿着绿色号衣的电报局邮差,也拉响了石库门房子的手铃。

这石库门房子挂着大清时报的招牌,字迹犹新,红漆未干。怕是才挂上没多久的新幌子。

房门一下打开了,邮差操着上海土白:“侬家谭先生格南洋电报,交钱收报来格。”应门的工友忙不迭的上楼招呼主人下楼。不一会儿,谭嗣同神清气爽的就走了下来。

他神色极佳,头皮剃得发青,伸着懒腰,摆着董家拳的架子一路走下来。口中还在笑道:“何方恶客,清晨电召,这十里洋场,寻一个清静好梦都难!”

徐一凡临行之前,谆谆嘱咐唐绍仪在上海租界成立报馆,特特的让唐绍仪将谭嗣同请来当这个报馆的主笔!

湖湘名士,顿时高居沪上,挂起了大清时报的招牌。谭嗣同现在隐然清流后起之秀的身份。又打定了要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出来。铁了心要一鸣惊人。虽然唐绍仪对他要钱要物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但是第一份报纸还远远没有办出来。谭嗣同也一直在苦心寻找,到底什么样的时闻才能让这个大清时报一炮打响!

等他走到门前,看着那邮差手里厚厚一叠的抄报纸。他都忍不住吓了一跳,现在的电报费价格奇昂,这么一叠电报过来,该得花多少钱来着。打电报过来的人,真是拿着电报传文章了!

邮差摘下帽子行礼:“谭先生格?翻报送报一共八十七块六毫洋。拿电报发文章,阿拉也是第一次见。大阔老!”谭嗣同笑笑,回头招呼:“拿钱给邮差!”

说着接过抄报纸过来,当时就看住了。一目十行的将那叠纸翻得哗啦啦直响。手下工友正在一五一十的给邮差数大洋,就听见他一拍大腿:“好!好!好!徐兄果然给谭某传来了一篇好文章,这大清时报,从今天就开张!就要让大家知道,海外还有什么样的一群游子在,他们又受的是什么委屈!”

声音之大,让工友手一抖,哗啦一声,白晃晃的鹰洋撒了一地都是。

※※※

咯吱咯吱两声儿,两个箱子给撬开了。楚万里笑吟吟的看着徐一凡,屋子里面就他还有章渝,杜鹃,还有那个徐一凡看中,认为值得重用的北方汉子张旭州。

大家面面相觑,楚万里真的把枪从致远舰上面搞来了!邓世昌也担着血海一样的干系,支撑着徐一凡宣慰南洋的举动!

一只箱子里面装着的是乌黑诤亮的毛瑟八八式步枪,圆头子弹在箱子底下铺得满满当当的。李鸿章武装北洋水师的确是不遗余力,普鲁士德意志才生产不久的新式洋枪,都武装到了水兵的手上。还有一只箱子,里面儿都是手枪。六轮子手枪一支支的架着,底下也是一层儿手枪子弹。这几十把家伙,还有数百发子弹,楚万里就这么搞来了。

这些日子,楚万里坐着徐一凡的钦差马车,没事儿就去码头采买水果和水产,说是供钦差大臣享用。外交用的车马,谁来查他?偶尔有洋兵和土著警察疑心,远远儿的过来瞅瞅,这小子胆子包着身子。敢上去东拉西扯,语言不通的和人家攀交情,一点儿没有做贼心虚的情怯。

他这个做派,人家也不疑心了,还和他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扯一会子。三两天下来,十来条步枪,十来支手枪,就这么秘密的到了泗水领事馆里面儿。至于曹天恩,徐一凡不去找他麻烦就好了,他还来管着徐一凡的事儿?

大家看着这些枪械,当学兵的不用说。见到家伙脸笑得跟烂柿子一样。空着手和洋兵还有土著警察脸对着脸儿,大家虽然不怯。但是心里总有点儿虚着。眼下局势又是如此,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乱子,有家伙在手上。总是应付自如一些儿。

除了他们,就看见杜鹃伸手就摘起一把六轮子手枪,啪的一打转轮。听着哗愣愣的机件儿转动的声音。小女孩子一脸老手的样儿看着听着,又捏了一把子弹,猛的一抖一停,已经定住了轮子,手影一动,已经将六发子弹塞了进去。扳扳机头。老气横秋的点头道:“花旗国的柯家转轮手炮,好家伙!膛线都新着呢!爷,有这家伙,看谁近得了你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