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二十六章 正式开打(第3/4页)

袁世凯沉沉点头:“好,这个事情你安排吧……杏村。那一千万元的日币,是咱们这次战事的起动战费,其他筹措的必须得盯紧了,钱一到。我们就马上动手!不能给雨辰再步步逼宫的机会了,我算是明白啦。对他什么招数都没有用,只有打!政治上的事情,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

他语意坚决,这么重大的压力下面,这个已经近六十岁的老人,却焕发出了出奇的活力。

1912年10月15日,雨辰正式拒绝了北京中央政府的三条最后通牒,并要求马上召开大选,尽快成立正式的政党责任内阁。南北冲突付诸公论。袁世凯中央也正式宣布将雨辰撤职查办。委任第9师副师长林颂亭为第9师师长。张季直为江北安抚使办理善后。曹锟为江西都督和江西军务总办,率领北军入赣。雷振春为安徽都督和安徽军务总办,率军入皖。出手竟然没有留丝毫的余地。浙军吕公望为江苏军务会办,率浙军一师入苏。原江苏都督,现在在上海的庄蕴宽为江苏军务总办,骚扰苏南,与吕公望师配合。列名雨辰通电的广东都督和湖南都督福建都督,都暂时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而雨辰则宣布自己为苏晚赣湘闽粤鄂七省联治军总帅,誓死维护联省自治地位。兵谏中央取消乱命,以从速召开大选,确定民国正式法统和政治体制为号召。毅然宣布六省在之前将不再服从中央命令。

双方电文往来,调子都叫得极高,没有留下任何余地了。所有关心中国局势的人物都为这民国元年的事情投注了最大的心力。一方是根深蒂固的北洋团体,一方是崛起势头猛烈的江北系统。双方各有所长,但是谁也没想到,一个绥远事件能引发出南北之间这样的全面对抗。

细心的人观察这个事件发生的源流。也都能看出来,随着雨辰势力的越发膨胀。在各方面已经对北洋团体形成了最大的威胁。而且他一贯行事从不妥协。为了北洋团体今后的继续存在,在鄂赣战争之后。这场大仗趁着雨辰立足未稳就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而南方的雨辰由于崛起太快,根基太浅。也丝毫退让不得,他稍一退让。自己初步成型的团体将很快分崩离析。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巩固他的地位。等到已经没有了最大的对手,他才有时间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英国泰晤士报的标题就是北中国最大的势力和南中国青年军事冒险家的决战。并认为袁世凯将很快获得胜利。事情到底将向什么方向进展,谁也不知道。就连表面上信心满满的袁世凯和雨辰,都不清楚历史的车轮到底将滑向何方。

按照双方参谋部制定的计划,一旦战事开打,在湖北的部队都要取攻击态势。江北军以汤斯灵支队由鄂州向武汉攻击前进,而姚雨平支队和咸宁的江西陆军第一混成旅会合,由咸宁和大冶之间的广大正面攻击前进。教导旅主力前出至麻城方向,一面担负着保卫汤斯灵支队侧翼的任务,同时还准备截断平汉线。只要湖北能打下来,观望的南方省份,本来就是想独立于北方,很可能就加入了联省方面。湖北的得失,关系着整个战局的方面意思极大。

而北军的陈宦第一军和曹锟江右军,也要求反攻鄂州和咸宁。第一师立即增援武汉。河南的第二作战军也马上南下,抄击湖北南军的侧翼。双方在其他地方还都暂时克制。而在湖北,则是马上就大打出手了。

在黄岗周围的阵地,一片炮声连天。曹锟的第三师动用了他们全部的火力和汤斯灵指挥的三个旅的支队对射。双方都是向前挺进。结果在黄岗撞个正着。先是先头部队发生了小规模的混战,接着双方的大部队都卷了进来,沿江向北展开战线。互相施以猛烈的炮火和不断的步兵冲锋。

汤斯灵支队加强了四门一百零五毫米法国造的榴弹炮,加上建制内的山炮和迫击炮。火力超过了对面的北军。但是第三师一直是北军的第一精锐。在步兵的交手战上。赣军和十八旅的屡次冲锋,都被他们击退。汤斯灵从十八旅抽调出一个团想从北面迂回。但是对面曹锟也打着这个主意,双方的迂回部队也撞在一起。一出手双方就打了个旗鼓相当。

三个旅对三个旅,赣军战斗力颇强。而十八旅装备精良,也有第9师部队特有的傲气。北军第三师就更不用说了。双方都竭力维持着攻势,想在首战战而胜之,却始终都是无法形成突破,惨烈的战斗打了四天,都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觉。长江北岸这次首战,双方伤亡均重,是光复以来从未有过的恶战。

同时在长江南岸,由咸宁向武汉推进的江北军及赣军三个多旅的部队,和陈宦的第一作战军也在贺胜桥一带遭遇。粤军姚雨平师是从广东出来的部队,当时广东精华,基本都武装了这支部队。后来蒙雨辰收留,才摆脱了被遣散的命运。这支部队没有地方可以依靠,经过和江北军两个团对调服务之后,已经彻底融入了江北军的系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