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蒸汽机与柴油(第2/2页)

当委员会全部成员都集中到化学组的地盘之后,李靖诚和吴昆得意洋洋拿出两样东西放在大家面前:一块灰呼呼不起眼的石头,以及一棵貌不惊人的小树枝。

“这什么玩意儿?”

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不过搞勘探的黄建成认出了那石头标本:

“是油页岩,海南岛上油页岩资源倒挺丰富的,不过含油率不太高……我们能从油页岩里头分馏原油了?”

老黄的疑问让李靖诚很不爽,虽然他业余爱好捣鼓炸药,但毕竟本职工作是在炼油厂么,对石油化工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们没搞什么模型,而是直接把全套加工设备给搬来了——也就几个大肚陶瓷坛子,一堆用马口铁卷出来的导管,再加上一些支架之类,当场在院子里把架势搭开,现场做给大家看。

——把粉碎成细小颗粒的油页岩放进陶瓷坛子里,坛口用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塞上,并用湿泥密封,然后一边加热陶罐,一边不停转动罐体,就好像做爆米花那种操作。

于是很快就有气体从导气管中排出,在不同温度的收集罐中逐次冷却以后就变成了不怎么清澈的油质物。

李靖诚介绍说本来应该分馏出四种液体,但因为材料工具实在太简陋,他们现在只能得到两种混合油。一种是燃点比较高的重柴油,可以给轮船当燃料用;另一种则介乎于轻柴油和汽油之间,应该可以驱动摩托车或者摩托艇,实在不行,拿来做燃烧弹肯定没问题。

最后剩在罐子里的残渣类似沥青,沥青麻丝用来修补屋顶或者造船补漏是极好的材料,如果量大,还可以用来铺筑道路,用途也很广泛。

这种土法炼油的最大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李靖诚吴昆他们仅仅作个示范,就已经把半个工业区基地搞得异味冲天,不停有人冲上门来抗议。

在此情况下化学组向委员会介绍了另一种环保替代品——那根小树枝是油楠的枝条。

从油楠树木质内会分泌出一种淡棕色油质液体,气味清香,颜色跟煤油差不多,吴昆用棉花蘸了一些点着给大家看:刚放到火苗边上,就“轰”的一下爆燃开来,其燃烧性能跟柴油差不多。

当地老百姓经常收集油楠的木油拿来点灯,他们直接管这种树叫“灯油树”。油楠在海南岛上生长挺多的,据说在临高县附近就一片树林,里面大量生长着野生油楠。

关于提取油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树干上钻孔,大约五厘米左右,插入空心竹筒,下面放桶承接,一棵大树采集一次就能流出七八斤油来,不过采集一次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收下一次,否则树木会枯萎,一株大油楠树一年可以采集五十到一百公斤油料。

另一种就是直接把树伐倒,从树心处会渗出油液来,一次可以采集二三十斤。当然这种方式不能可持续发展,不建议使用。

使用这种天然柴油倒很环保,但也有其缺点——量太少啦。一棵成材大树一年只能提供一百公斤不到,临高城周围野生油楠再多,充其量不过几百棵,一年才十几二十来吨,够琼海号航行几次?

也有人想到可否搞人工种植,不过据吴南海回忆说这种油楠树成材至少要四五年,就算现在立即种上也要四年以后才能成林,远水解不了近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