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海上强国的胜利与局限

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后,“象与鲸”的对峙局面还在持续。英国海军照旧一往无前,而拿破仑将奥地利打得落花流水,成了欧洲大陆的霸主。这种情形下,重拾之前未能如愿的和谈似乎是不二之选。因此,拿破仑只得另辟蹊径破坏英国(他称为“零售商之国”)的贸易。1806年的《柏林敕令》(BerlinDecrees)建立了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体系,所有拿破仑能施加影响的港口都被禁止与英国有贸易往来。这一次,拿破仑试图不费海军一兵一卒就与英国进行海战,并对其进行封锁。作为回应,英国也通过一系列的枢密院法令(OrdersofCouncil)停止了与那些遵循《柏林敕令》的港口的贸易往来。这一政策需要皇家海军进行职责转型。直到此时,英国海军的任务还是以护航舰保护船运,以及以战列舰封锁一些重要的海军港口,这两项任务海军都还能够胜任。而现在,所要封锁的港口范围扩展到所有遵循《柏林敕令》的贸易港,无论大小远近。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造船厂开始大量生产小型船只。早在18世纪90年代,英国就建造了如“库鲁兹”号(Cruizer)这样的18门火炮双桅帆船,但是19世纪早期,英国又定制了90艘类似级别的小战舰。海军的规模也在扩大,到1812年时,英国海军的船只规模已经过千。这样的扩建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次机械化大生产。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工程师之父马克·伊萨姆巴德·布鲁内尔(MarcIsambardBrunel)就为朴次茅斯的皇家造船厂设计了一系列用于生产索具的机器。

海军的军官队伍中依然有暴虐者。由于被人举报,“涅瑞伊德”号(Nereide)的罗伯特·科比特(RobertCorbet)上校就因为曾经未经授权惩罚船员而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

然后,他派人去找摩西·威尔(MosesVeale),水手长的副手来打我。他抽了我6下还是8下,我根本站不住了,科比特上校却告诫我,如果我不好好站着,他就把我绑在雅各布的梯子上。后来,我被绑在梯子上,一直被打到上校满意为止。

后来,在任“非洲”号(Africaine)舰长的时候,科比特上校在某次行动中遇害身亡,据说,这致命一击就是他自己手下放的冷枪。好在当时,残暴如科比特者毕竟寥寥。绝大多数军官都开始学会尊重水手,也都认可安塞姆·格里菲斯(AnselmGriffiths)上校所言:“如今的水手都不再是不愿思考的无知莽夫,他们中有很多都精于常识……”32

传统上,殖民地战争多是欧洲大冲突中的边角。1806年,霍姆·波帕姆(HomePopham)上校从荷兰人手里夺取好望角的时候就不费周章。占领了好望角之后,英国能更好地保护通往印度的海路,也在之后的年月中吸引了大量的英国人来此安家立业;当然,后到的英国人与先来的荷兰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好望角,波帕姆得知西班牙在普拉特河(RiverPlate)地区的戍卫羸弱,当地居民又渴望解放的自由。波帕姆遂即自己动身前往,本欲探查,结果顺手拿下了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但是西班牙人很快也发现了英军的软肋,起而攻之,英军大败,损失惨重。

法国海军的复兴可能本不应该被忽视,但法军还是得以在自己所占领的地中海主要港口营建了规模可观的战列舰队,至于法军从哪儿找来了那么多经验老到的水手,就无从得知了。

与此同时,真正让英国人不安的是,法国可能通过联盟和征战来获取船只。1807年签订的《蒂尔西特条约》(TreatyofTilsit)就让丹麦成了法国的傀儡,而波罗的海由此向法国人敞开大门,对英国人来说,这也非好事。与今天的海湾不同,波罗的海是很多战略物资的主要来源地,其中就包括波兰和俄国顺流而下运送的木材以及斯德哥尔摩的焦油。为了保住英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地位,詹姆斯·甘比尔(JamesGambier)招兵远征。在哥本哈根岸边,甘比尔一边用炮船猛轰城内,一边派遣军队上岸占领该城。最终,根据投降协议,丹麦人同意英军占领船坞6周,运走其中所有船只和储备物资。英军俘获70艘船,其中包括18艘战列舰。之后的4年里,詹姆斯·萨玛瑞斯(JamesSaumerez)上将(在尼罗河地区时,曾是纳尔逊的副将)率军进驻波罗的海,与瑞典结盟。这一战略物资的供给线由此得以维系,甚至还在日后与俄国人建立了联系。

英国人还想借由自己强大的海军优势,插足欧洲大陆。1809年,英军在荷兰小岛瓦尔赫伦(Walcheren)登陆,减轻了英国盟友奥地利的压力,却也关闭了前往斯凯尔特河(RiverScheldt)和安特卫普的通道。英军的毛病重犯,两大指挥——海军的理查德·斯特罗恩(RichardStrachan)爵士和陆军的查塔姆伯爵——又没能相互协调、合作,4000名士兵死于瘴气中毒,任务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