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亭榛棘覆(第2/2页)
“使君一向将周太尉看得如同神灵一般,没想到曾经也有腹诽的时候。”耿夔笑了。
我摇摇头:“倒不是腹诽,他是相信天道神明的,我本来也信,可是我自问一生刚直廉洁,未尝有过,为何连个妻子都保不住呢?倘若说有所谓天道神明,不是太没有效验吗?”
耿夔道:“然而如今使君在苍梧竟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妻子,岂不是鬼神护佑么?如果这件事又正如使君所分析的那样,真是苏娥的鬼神来向使君申冤,那说明还是有天道的。”
我道:“你说得对,正是因为神奇地和阿藟重逢,让我重新想了想有关鬼神的问题。”
这时一个随行老吏过来禀告:“使君,工匠们想让下吏请示,使君还有什么吩咐?”在得知他是广信县任职最久的县吏之后,我问他:“这个亭舍――为什么要被弃置?”很显然,这是件奇怪的事,和别的亭舍相比,这个亭舍房舍众多,庭院相当宽广,位置也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当时郡县官吏决定在此设置亭舍,显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要废弃的话,也得有不错的理由才是。
老县吏的回答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他说:“因为山下填塞湖泊种桑,开通了一条新路,不需要通过这条驿道,也可以到达广信城了。况且山上驿道运送给养也有些困难,所以虽然当时觉得有些可惜,也只好废弃。”
我松了一口气,又觉得还是不踏实,悄悄问耿夔:“当时我们怎么会舍弃新路不走,反而走了山道,跑到鹄奔亭来了呢?”
任尚在旁边插嘴道:“当时就不曾看见新路,只记得山下有个桓表,指示通往鹄奔亭。除了这条道,没有别的道了。”
我又问他:“那这一切,君有什么看法?”
任尚显得很自信:“肯定是碰到鬼了。使君,我屡次说了,这世上是有鬼神的,使君每次都不屑一顾。我看,那个苏娥一家一定负有奇冤。”
说起任尚这个人,还真是有些好笑。他虽然长得孔武有力,射术精湛,却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平常连蚂蚁都不肯踩,说不能杀生。他信了洛阳流行的一种名叫浮屠教派,有时还去白马寺向天竺来的和尚询问经义,平时也经常给我讲一些鬼神报应的故事,我都姑妄听之。现在碰到这种奇怪的事,可以当成他信仰的一种佐证,当然是不肯放过了。我叹了一声,对那个老吏道:“传我的命令,挖掘院后那个枯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