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邮驿截奸策 太子愤发兵(第11/14页)





刘彻在钩弋宫见到章赣的时候,章赣已经遍体鳞伤。听完奏报,刘彻怒道,丞相怎么如此没用?太子妄动甲兵,专杀大臣,已经是谋反。丞相竟然犹豫不决。看来朕用错人了,人言公卿当用经术士,果然不假。丞相难道没学过《公羊春秋》,不知道"君亲无将,将即反"吗?

章赣道,臣也曾这样劝丞相。但丞相怕太子谋反的消息,传遍各属国,让他们嘲笑我大汉所谓以孝立天下全是虚名,所以才决定刻意保密。以为凭陛下威名,派一使者下诏书就可平息此事,不用劳动甲兵。丞相这么做也是用心良苦啊。章赣赶忙为刘屈氂说好话。他知道,保住丞相,对自己的将来有利。

刘彻哼了一声,事情搞得这么混乱,还能保什么密。周公当年诛亲同产弟弟,《春秋》是之,哪里损害了他半分圣人的声名了?丞相还是缺乏周公的风范啊。

章赣赶忙道,陛下圣明,威德广播海外,惩治臣民,何须有周公代庖。他心里想,象你这样对权力无限热爱的皇帝,怎会喜欢有周公这样代替天子施行赏罚的臣子呢。做你的臣子真难,专断一点是死,不专断也是过错,真他妈的。

嗯,刘彻脸上的威容稍霁,显然章赣的这下马屁拍得恰到好处。好吧,他说,朕马上派遣使者赐丞相玺书,来人,制诏丞相:朕闻太子起兵造反,长安扰动,而君首鼠两端,不敢露布,朕甚为不取。今遣使者赐君虎符,发北军骑士,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大盾,毋接短兵,以免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

很快,使者从符玺郎手中接过诏书,匆匆跑出,乘疾传驰往长安。

章赣道,臣还有一事禀报,臣来甘泉宫时,乘传车路过万年驿,驿丞听说臣要去甘泉奏告太子谋反,竟然击伤臣。万年驿属京兆尹,臣怀疑京兆尹沈武参与谋反。现在太子已经宣扬陛下久病不起,恐怕沈武想因此巴结太子。

哦,刘彻心里沉吟,沈武和江充有旧怨,帮助太子也不奇怪了。朕一向觉得此人颇有才干,上次他击杀江之推,朕当时为了鼓励江充尽心治理巫蛊,委屈了他,致使他妻子自杀。不过他为了此就背叛我,也未免过分。想到这里,有些愤怒,好,朕干脆亲自还驾长安,击灭反贼。



小武辞别刘据后,出城去征发三辅县卒,听见万年驿丞派人报告说攻击了章赣,可是最终被他走脱,心里叫苦之余反而定下心来,这回只有死心塌地帮助太子了。他对婴齐说,我知道太子败亡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我自为吏以来,失望的事情太多。太子如果能当皇帝,本来是汉家之幸。皇上虽然对我有恩,却宠信江充这样的奸贼,为了一妇人而想杀死自己的太子,实在大为过分。我宁可忠于社稷,不可忠于昏君。婴齐君,我不希望你跟着我连坐并诛,不如你和破胡两个去甘泉,告发我谋反脱罪。

婴齐怒道,府君说这样的话,就是看不起我等了,我等受府君厚恩,怎可背弃?卖主求荣,乃是被天下耻笑的事,活着也是屈辱。府君不必多言。

郭破胡也道,婴齐君说的话,我喜欢,想我郭破胡一个下贱戍卒,不是大人照顾,哪里能当上二百石的长吏。有恩不报不是人,也很不祥。何况我这条命当初就该死在大王潭边,这次能为府君而死,又有什么遗憾的。

小武叹道,你们又何苦,我身为一郡太守,和太子站在一起,是一定要死的。可是你们不一样,按照往例,你们顶多算被长吏诖误,可以免罪,何必硬要跟我一块死。

婴齐道,府君不要再说了,太子仁厚温恭,深得百姓之心,说不定这次就成功了。府君何必如此悲观。

唉,小武道,难啊。好吧,既然你们都不愿离开,那我们就再观望一二,现在立即率领县卒进城去帮助太子。说完,拔出剑,号令出发,数千士卒跟着他,往长安城奔去。

他们到达城中,这时刘屈氂已经逃走,太子见楼上许久没有动静,知道中计,立即号令士卒击破丞相府。而在楼里,公卿中有人见刘屈氂许久不见,也都急忙带着家卒找小路逃跑了。太子被士卒簇拥着进入丞相府,走进刘屈氂的官署小室,四顾望了望,拿起桌上的印信,端详道,这奸贼即便逃跑,也是死路一条。连丞相印绶都丢在这里,还想活命么。

石德笑道,的确。律令,丢失官印者免职,夺爵为士伍。这是平时情况,现在这种非常时刻可没这么简单,他这样仓惶逃离,还得加上"见敌畏懦,逗桡不进"罪,要判处腰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