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凡人与天使(第2/2页)

可是刘备、刘表慢慢坐大怎么办?他们联合起来怎么办?袁绍做忧虑状,以显示他的深谋远虑。郭图仔细看了看袁绍深谋远虑的脸,轻轻一笑:鸟人虽然长着一对翅膀,却永远做不成天使,这是一;一个鸟人是鸟人,两个鸟人同样是鸟人,这只是一道算术题。

袁绍深谋远虑的脸慢慢变舒展。郭图的心也慢慢变舒展了。但是有一层意思他自始至终没有告诉袁绍,那就是在他心中,刘备并不是鸟人,而是疑似天使。现在之所以将他含糊处理一是为了照顾袁绍的自尊心;二是抓大放小。先拿下曹操,以后有机会再转攻刘备。人世间的事要有轻重缓急,人世间的话要当讲则讲,不当讲——打死我也不说!郭图站在袁绍的身边进退有据,一时间安全感大增。

先亮底牌者先输

很多年后,当曹操总结自己人生的成功经验时,他不得不讲出这样一句名言:春江水暖鸭先知。

当然,打心眼里说,曹操是不愿意做鸭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做鸭,但是没办法,曹操性格当中天生就有做鸭的禀赋。敏感。

当袁绍在郭图的启发下派出特使陈震去江东联络孙策时,孙策却已然被曹操捏在手里了。当然,这里的捏是软捏,就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一样,曹操对孙策是神捏而形不捏。

在此之前,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成姻亲,已然形成了战略亲情合作关系。另外,孙策在建安四年袭庐江,败刘勋,逼得豫章太守华歆投降,一时间声势大振,他派了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曹操就慷慨封张纮做了侍御史。自此,曹刘两家真算得上兄弟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了。

所以,陈震站在孙策面前时不能不叹气。

来晚了一步。所谓未雨绸缪的功夫,曹操算是做到家了。这样一来,袁绍将危在旦夕,因为傻瓜都明白,曹刘联军一旦夹击袁绍,再加上刘备、刘表趁火打劫的话,这个江湖将从此少一人。

孙策却看着陈震的叹息默不作声。没有人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意图。

不错,表面上,他和曹操两个人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但他自己知道,那是狗屁。

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因为欲望会让他们分道扬镳。这一回,孙策的欲望就没有得到满足。这个自霸江东,兵精粮足的男人心中是有大欲望的,他现阶段的欲望是做个大司马。

虽然他曲径通幽地派出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曲径通幽地向曹操表达了他的人生欲望,但很显然曹操漠视了他。

而张纮被留下来做了侍御史的现实在孙策心中其实只有两个字。

人质。曹操对自己到底还是不放心啊。

更要命的是江湖风波恶。虽说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心,但人心竟比江湖还要险恶。比如那个叫许贡的吴郡太守,平时看见孙策老是笑眯眯的,做个屁精,却没想竟给他来个笑里藏刀,暗中遣使赴许都上书于曹操,极尽谄媚、攻击之能事。

因为他给曹操的书信是这样写的:“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宠,召还京师;不可使居外镇,以为后患。”

孙策之所以这么清楚这封信的内容是因为他手下的防江将士抓获了赴许都上书的许贡暗使。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和平崛起会招来这么多江湖人士的愤恨,以及曹操的猜忌啊!

所以,孙策不能不做出抉择——攻曹。

只是这样的抉择孙策不能说出来。哪怕陈震一脸希冀地站在他面前,希望促成此事之时,孙策仍是不动声色。

当然,孙策这样谨慎道理很简单。任何时候,先亮底牌者都有输的危险。底牌是什么?是秘密。是代价。是诱惑。也是拐点。

就像棋局,波谲云诡之时,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对方真实的意图。孙策攻曹之心一旦被袁绍获悉,他们二人就能精诚团结吗?错!袁绍既可能是合作者,也可能是反对者,更可能是泄密者。

如果曹操愿意拉拢他的话。而曹操要做到这一点太有可能了。曹操永远是这样,在江湖上拉一个打一个,自己却傲立潮头,坐观其变。

所以,在会见结束的时候,孙策依旧没有和陈震达成实质性的协议。他还需要观察。观察这个人。观察袁绍。观察世事。到底还有没有柳暗花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