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高飞虎(1941年3月~1941年4月) 精彩之春(第3/6页)

李天霞微笑,说:“我不要你投锦江。”

胡景瑗心里就有些温暖。

李天霞说:“我要你提头来见。”

胡团长愣了一下,一个立正,说:“是!把头给师长!”

李天霞又一笑,随即正颜,道:“谁要你的头?我要你把鬼子的头取来,快出发!”

胡景瑗带着野战补充团的战士急速奔向华阳。

该部士兵虽来自补充团,但一个个生龙活虎,丝毫不亚于建制团里的战友。

日军到来前,该团的先锋排已抢占渡口旁的华阳峰阵地,随即侧击重新南渡的日军,扼住了渡口,使援军不断开往上高方向,为最后在上高地区对日军进行反包围立下大功。

上高一战,李天霞第51师战功最大,可攻可守,同时保持着强大的机动作战能力。后来,罗卓英总结战役得失时曾这样说:“李天霞及余程万师控制部队,在华阳及下陂桥争夺战时,均以一小时十四五里之行军速度,在敌机轰炸下向任务迈进,结果均能争取时间上之先机与空间上之有利事态,不但转危为安,且能歼敌取胜。”对整个锦江南岸的战斗,罗卓英的评价则是:“每一接战,均如摧枯拉朽,动辄演成局部歼灭战。”所以,最后认定战功时,罗卓英认为:“我锦江南岸的部队,实居首功。”

对于池田来说,噩梦还没结束。

池田带着部队费尽力气,终于又渡回锦江南岸,但夺取华阳渡口不得,在李天霞和刘多荃两部的夹击下越打越没信心,又开始收容士兵,准备再一次渡到江北,总之一句话,非要向第34师团靠拢。渡江时,被李天霞的追击部队击沉15艘满载士兵的船艇,将近300人葬身锦江。至此,日军狼狈之相毕现,正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战地记者所言:“这是我们最快意的一次狩猎。”

3月24日,王耀武下令,叫李天霞率第51师渡到江北,向正面日军的身后高安进击,切断其归路。此时,王陵基派过来的另一个军夏首勋第78军已赶到上高以北,牵制住了退回安义的第33师团。上高方向,余程万第57师和张灵甫第58师仍在与敌激战。刘多荃第49军也已经渡到江北,李觉第70军和韩全朴第72军都已靠近上高,大贺师团进入口袋已成定局。

为便于指挥,罗卓英命令第70军第107师和第49军第26师也归王耀武指挥。

在电话里,罗卓英问:“佐民,最后一击,有无把握?”

王耀武说:“总司令放心,必取最大战果!”

这些日子,在上高城外的军部,每天王耀武合眼几无超过4个小时,人已瘦了一圈,他知道这一战对江西局势意味着什么,更知道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于公于私,他都必须倾其全力。

中国军队开始收网。

日军开打时,三路并进,采用的是“分进合击”与“中央突破”相结合的战术。第33师团打着打着提前脱离战场后,第34师团右侧背已暴露;池田旅团被李天霞打散后,其左侧背亦已空虚,整个“分进合击”的战术已不复存在,而演化成孤军深入的危险势态。

即便如此,大贺茂仍无撤退的打算。

大贺跟樱井德太郎商量后认为:无论后面和左右侧背有多少中国军,只要能击破正面的第74军核心阵地,然后再行反转,周边的中国军仍会陷入崩溃。

就在这时候,继李觉第70军第107师到达上高不久,兄弟部队唐伯寅第19师亦转进而来,在途中顺便袭击了设在毕家地区的第34师团司令部和附近的日军野战医院以及辎重部队,斩获颇丰。大贺惊魂未定,其下属认为他要下令进行所谓反转撤军了,但事实是没有。

当然,第34师团孤军不退,也不排除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面子因素。

侵华战争开始后,日军胜多败少,养成的习惯是任意攻击中国军队,对侧背相对不太重视。在上高,当大贺后来发现已经骑虎难下时,怕一旦撤退,丢了“皇军的面子”,于是硬撑着,他们的局面终于不可收拾。

现在的情况是,第34师团如愿以偿攻到上高城下,但就是无法击破当面的第74军主力。与此同时,已经渐渐陷入第74、72、70、49的包围。因为在3月24日午后,大贺茂得知李天霞的部队出现在身后的高安,截断了自己的退路。现在,他终于回过神来,明白了这一切:自己的一步步,都是跟着中国军队的节奏打的。于是,他连死的心都有了。可现在,不是他要不要死的问题,而是他的部队能否活着逃出上高的问题,因为参谋长樱井德太郎告诉他:“我们的战术不灵了,师团已被完全包围在东西15公里、南北5公里的狭小地带。”

此时,武汉的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在干什么呢?

虽说他马上就调到别的地方了,但调走前如果真的遭受一场大败,觉得这脸还是丢不起,怎么说第34师团也是他第11军下面的部队。所以,当得知第34师团陷入绝境时,他电令已退回安义的第33师团重新出发,去解救第34师团于危局,同时,派新任军参谋长木下勇连夜飞往南昌指导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