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浔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熊本来的背包客(第7/7页)

廖团长又喜又恼,他本身在黄埔军校就是学炮兵的,看到那么多炮弹,再加上自己的反坦克连正好缺炮弹,所以非常高兴,恼的是先前守卫这里的部队太马虎了。

廖运周找到他的旅长,后者问:“想不想在这里干一仗?”

廖云周说:“干啊!这么多炮弹留给日军不太可惜了吗?只要把公路两头堵起来,用迫击跑打坦克,照样行,我还就不信了。”

话说廖运周带部队开到瑞武路前,跟着师长到德安以西的一个无名村落,见到了第18军军长黄维。黄听说廖是黄埔炮兵科毕业的,马上给了他一个反坦克连,有4门反坦克炮。

廖运周把这个反坦克连放在小拗山下,公路的正面,也就是S路第一个拐弯处。当时的坦克侧面没有火力,反坦克炮正可一击。在S路的第二个转弯处,即小拗的山后面,放了12门迫击炮。

廖运周在小拗中间的高地设立指挥部。

瑞武路虽已被破坏,但却不是太彻底,加上日军工兵的修护,所以公路上军车、坦克不断。当日下午4点过,8辆坦克轰轰开来,廖运周指挥的反坦克炮干净利索地打坏了前面的两辆。如果是阵地战,坦克被打了,后面的能掉头跑回去,而现在,日军的坦克必须在狭窄的公路上往前开。

瑞武路一侧是山,一侧是水,所以这就麻烦了。更麻烦的是,后面又开来十多辆坦克。这还不算完,坦克后面还跟着24辆军车,上面满载着士兵,看样子是刚从鄱阳湖登陆的补充兵。

此时夜色降临,明月高升,山野清晰如昼。

小拗这段公路热闹了。真正的热闹还没开始。就在日军前进不得,后退不得时,廖运周一声令下,12门迫击炮同时开火。

根本用不着瞄准,只要把炮口对准公路就可以了。

此前他下的命令是:这一战至少要打完5000发炮弹。

一时间,两公里多长的公路上火光冲天,日军的叫喊声响彻山谷。

5000多发炮弹打出去后,已经是午夜。

廖运周没有连夜查看战场,而是安稳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才带人下山拗。

公路上,20多辆坦克被打得面目皆非,军车则还在燃烧,日军的尸体是廖运周参战以来看到的最多的一次,清点了一下,有400多具,而他的部下无一伤亡。

这是一次优质的伏击,惊动了何应钦,嘉奖在第一时间就到了。而廖运周又带着部队和剩下的5000多发迫击炮弹,寻找新目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