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战争:英格兰长弓的辉煌轨迹(第3/8页)

在这紧要关头,爱德华国王再次展示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统帅的决断与魄力。他对主要由他和他的祖父创立并发展的英格兰长弓战术体系十分有信心,决定与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法军进行一次会战。这套多兵种协调战术体系的战术思路十分清晰——在部队处于防御状态的基础上,骑兵下马,以下马骑士作为正面防御力量建立防线,在防线后方布置长弓兵,在对防线发动攻击的敌军攻击范围之外以投射火力给对方造成伤亡。若敌人以重步兵与骑兵发动攻势,便稳固防线,依靠英格兰长弓手作为还击手段;如若进攻的敌人多为轻步兵,缺乏重步兵与骑兵,英格兰骑兵可以择机上马,以马上突击冲散敌军。当敌人的有生力量遭到大量杀伤后,英格兰的骑兵则又将上马作战,以期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此战英法双方兵力确切数字无法得到准确统计,但可以确信的是双方力量对比相当悬殊。法军总兵力可能超过3万,其中有约1万名骑兵(由骑士、普通重骑兵和一部分轻骑兵组成),6000人左右的雇佣热那亚十字弩手,以及数千到一万人左右的缺乏纪律与训练的征募兵(大部分是农夫)。而英军的部队仅包括约5500名长弓手以及数量在2500人左右的重骑兵,以及大约1000名威尔士长矛手。

爱德华将英军部署在克雷西村附近的一个低矮的小山上,以便居高临下迎击法军。爱德华选择的地形极为有利,山坡前正对法军的必经之路,山脊上分布有大片森林,山两侧有河流与村庄作屏护,右翼是克雷西村,左翼是瓦迪库尔特村,长弓手们还在阵前设立了由尖木组成的拒马。爱德华将部队分为3个大队,分别由爱德华王子(即黑太子爱德华)、诺萨顿伯爵以及他本人指挥。右翼部队由黑太子率领,部署于靠近克雷西的位置,以河流作为屏障;左翼部队由诺萨顿伯爵率领,部署在瓦迪库尔特村附近,依靠树林和拒马作为掩护;由英王本人率领的本队则配置在战线稍后的位置,坐镇中央,整个布阵情况呈现出一个倒V字型。爱德华三世下令所有重骑兵下马,与部队中的威尔士长矛手组成紧密横队并配置在阵型前方,并将长弓手配置在防线侧后,组成了十分严密的防御阵型。

布阵完毕后,英王爱德华骑马视察部队,并鼓励英军奋勇作战。英军在吃过午餐后列成阵势,并坐在地上休息。由此,以逸待劳的英军在做好充分准备后,精神饱满地准备迎战来袭的法军。

法军在当天下午4~6时左右排成数个纵队陆续到达战场。腓力六世保持了他的一贯的谨慎作风——他命令部队集结,推迟进攻,到第二天再决定是否向英军发起攻击。在长距离的追赶中,法军未遇阻碍,法军骑士与步兵们战意高昂。虽然大部分骑兵还在列队赶赴战场途中,且除了热那亚十字弩手外,步兵还未就位,纪律松懈,组织涣散的法军仍坚持要发动进攻。腓力六世无奈之下只得同意进攻,他仍然按照预定计划,下令热那亚弩手首先赶赴队伍前列,使用十字弩射击布阵的英军。

在会战初期热那亚十字弩手表现出了尚算良好的纪律性。弩兵的首领将他的弓弩兵排成队列沿山坡向上推进,而山上的英军则早已严阵以待。弩手首先在离英军阵地大约150码的距离上停下来,开始发射弩箭。然而由于英军在山坡上布阵,仰射让十字弩的射程大大降低,导致多数弩箭并没能射中英格兰长弓手。于是热那亚弩手们再次向前推进,以期望进入最佳射程——这时,英格兰的长弓兵开始向山下发动齐射。

英军的长弓齐射在战后得到了这样的评价:“遮天蔽日的豪雨从天国骤降而至,方才还晴朗的天空,一瞬间便被阴影遮蔽。”在150码的距离上,长弓手射出的长箭对于只有简单防护的十字弩手可说是摧枯拉朽。长弓射出的弓箭落在热那亚弩手中,造成了惨重伤亡,甚至连弩手首领也死于阵中——失去组织、肝胆俱裂的热那亚弩手开始向后撤退。他们的撤退被认为是懦夫行径以及对他们的法国雇主的背叛;逃向法军骑兵的许多弩手被骑士们毫不留情地砍倒在地。

当英军延伸的齐射落入法军骑士阵中时,法军骑兵断定发动进攻的时机到了;他们开始展开队形发动冲击,后续的法国重骑兵们也开始呐喊着冲锋向前。法国重骑兵将受伤和奔逃的弩手踩倒在地,而英军的箭又雨点般落到他们身上。法国骑兵越过了第一线混乱的队形,但是许多战马中箭而倒,骑手们也遭拦阻而大部分未能到达英军的阵线前。只有少数骑兵绕开英军的屏护冲入英军阵列,但无法越过英军的下马骑士组成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