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王驾崩,国王万岁(第6/6页)

吉斯兄弟的政治影响力取决于玛丽,除非他们设法将即将成为未亡人的法国王后嫁给新国王,也就是亡夫的弟弟查理,否则不能担任监国一职。但是这项工作旷日持久。如果凯瑟琳行动迅速,则可在吉斯兄弟自己设计的游戏中击败他们。这样,就只剩下安托瓦内·德·波旁能够挑战她的权威了。

安托瓦内的继承权次于凯瑟琳的子女,故有望成为摄政。从法律而言,他确实是唯一的摄政人选。但是吉斯兄弟在亨利二世驾崩时的行为已经表明,利用计谋乃至虚张声势足以击败安托瓦内。凯瑟琳也许此前被霸道而无礼的吉斯兄弟震慑住了,但是胆小怕事的安托瓦内则另当别论。她知道自己能搞定他。

1560年12月2日,弗朗西斯还在病榻上忍受着耳道感染的折磨,太后就在自己的房间传唤安托瓦内。吉斯兄弟也在场。凯瑟琳向安托瓦内阐明其不利处境。凯瑟琳提醒安托瓦内,他的弟弟不到一周即将被处死,他本人也有叛逆嫌疑。弗朗西斯一死也就无法为他提供保护,安托瓦内随时面临着叛乱指控,这一次他必然被捕,面临和他弟弟一样的命运。凯瑟琳能够帮助他,不过前提是他必须依凯瑟琳的意思,放弃摄政资格,永不参政。为了巩固地位,凯瑟琳的律师为她搜集了许多证据,表明其行为早有先例——全是法国史上太后合法为幼子摄政的例子。[11]如果安托瓦内听命,凯瑟琳将安排孔代亲王安全出狱。为了给安托瓦内留点儿面子,凯瑟琳承诺擢升其为法国中将(lieutenant-general),并且将自己7岁幼女玛格丽特许给他6岁的儿子亨利,这一联姻将会加强安托瓦内家族对王位的继承权,并且使他们更接近法国王位。安托瓦内向来经受不了压力,此时此刻只希望自己和弟弟离王室越远越好,所以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从那一刻起,凯瑟琳就成了摄政。此前权势滔天的吉斯兄弟,本以为自己出席这次会见是为了建言参谋,却发现凯瑟琳已经手握主动权,他们瞬间意识到自己屈居人下,感到既不习惯又不舒服。愤恨的枢机主教日后曾发出虚伪的怨言:“她先考虑自己,后考虑别人。”而孔代亲王竟能安然无事,则更令吉斯兄弟恐慌不安,担心自己被当作陷害亲王的首谋。(吉斯公爵的一名亲戚不久前已经预见,“凡攻击法国王室成员的人,必将受到更严重的报复”。)

最终,凯瑟琳网开一面——她仁慈地表示,自己很清楚吉斯家族不过是服从王命而已(当然,事实恰恰相反,不过幸好可怜的弗朗西斯已经驾崩,太后可以将责任推到他身上)——吉斯兄弟得到了宽恕。如此一来,他们就等于承认了太后的摄政权,并在政治上遭到了流放。次日,枢机主教在接见西班牙大使时承认了这一点。他哀叹道:“我们输了。”太后促使安托瓦内和吉斯公爵这两位输家互相拥抱、亲吻以示和解友谊——就像两位调皮的儿童一样——然后才允许离开,这样一来,太后大获全胜。

凯瑟琳构思策划的这场政变,手段高超,效果拔群,从中可见欧洲政治手腕之一斑。一夜之间,这位因出身商贾之家而饱受蔑视的卑微女性,摇身变成了一位欧洲最有势力的君主,与同时代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齐名——事实上,如果从领土、人口和财政收入方面而论,凯瑟琳甚至超过了伊丽莎白一世。1560年12月6日早上,当法国从睡梦中醒来时,她的臣民发现年轻的君主已经在夜里驾崩,年幼的新君业已即位,而如今真正掌权的乃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