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 第五节(第6/6页)

这样的东西,刘延庆听说过,有人称之为“气度”。让他嫉妒的是,这东西可能是天生的,他再怎么样努力,也不可能拥有。

  1. 按,宋朝传统募兵的条件之一,以木梃为“兵样”,应募者,身高大约177厘米以上方有资格成为上禁兵,约172厘米以上有资格成为中禁兵,约161厘米以上有资格成为下禁兵或厢兵。不过此法只是条件之一,亦常有变通。后文所说之五尺七八,则约合177~180厘米。​
  2. 按,官职改革之后,宋朝之官员惩处制度亦与此前略有变化,识者请毋骇怪。又,某州安置,是宋代主要用来处罚宰执以及侍从以上高级官员的一种流刑,庶官一般称“某州居住”。是诸流刑中最轻的一种,犯事官员在该州城之内,仍享有人身之自由。前文中亦有提及此刑,皆是针对高级官员与宗室、外戚等而言。偶有例外,是与“编置”一词混用,指代针对官员之流刑。​
  3. 按,过岭,指岭南,其实虽然当时宋朝封建海外不过六七年,但国内也渐渐已经不再将海外之地仅仅视为“瘴疠畏途”,更何况是岭南。不过当时及此前,前往岭南地区的北方人,多是犯官罪人,大多数人生活不免困苦,更常受凌侮,故此染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刘延庆生长于北方,成见难除,故有此感。​
  4. 姚兕之生年无考。然《宋史》之《姚兕传》称其“幼失父”、又谓其父“战死定川”,考其年月,宋军定川寨之败,在西历1042年,至此整五十年。以此推算,则其当六十岁许,姑取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