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抚陕西 第十节(第3/6页)

“皇上,臣以为,这需要时间,要慢慢经营。但眼下来看,对大宋有利。”

“几天之前,朕接到张商英与蔡京的表章,道高丽国已经仿照大宋,正式成立市舶司,并且是直隶于民部的机构。同时,高丽国将自己的一部分水军,改编成隶属于市舶司的商船队,主动前往倭国、杭州、泉州贸易。并且希望朕能允许他们的商船队,前往南海地区贸易。”赵顼淡淡的说道:“卿以为,朕是应当答应他们,还是拒绝他们?”

秦观吃了一惊,想了一会儿,方答道:“臣以为,既不应当答应他们,也不应当拒绝他们。”

“此话怎讲?”

“海外贸易之中,大宋利润较大的,是丝绸、瓷器、钟表、棉布、蔗糖等物,这些物品,高丽人做不出来,因此,既便高丽国主动想加入海外贸易,也不会过于影响到我大宋的利益。石子明常常引用孟子的话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臣以为此言甚是,多一个高丽,可以时刻警醒我们。但是,臣以为,让高丽海船水军积累过多的经验,会影响大宋海船水军对东海地区的控制。因此,臣以为,应当告诉高丽国,大宋欢迎他们进行海外贸易,但是做事不能太急,要一步一步来,大宋允许其水军武装航行于高丽与倭国之间,并且许其在瑞宋岛进行补给;但是前来杭州与泉州的船队,其安全由大宋海船水军负责,航线、港口由杭州市舶司指定;至于南海地区,风浪太大,高丽的船只难以应付,不如先积累几年的远航经验再说不迟。若是民船想要远航南海,大宋会一视同仁对待,但是整个南海,都属于大宋皇帝陛下,因此,大宋会适当征收关税。”

赵顼听到秦观的对策,不由哈哈大笑,赞道:“甚善!”他托腮端视了秦观一阵,忽然问道:“蔡京上表,言道加强为加强对高丽的影响,有必要向开城派一个常驻使节,同时允许高丽国派使者常驻汴京与杭州,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正当如此。在开京常驻使节,即可以方便让职方馆派人进驻,还可以更方便的掌握高丽国情,以备朝廷可做出正确的决策。”

赵顼又是微微一笑,忽冷不防说道:“若朕有意让卿常驻高丽,卿意如何?”

此言一说,不仅是秦观,便是连曾孝宽都不由吃了一惊。但此时自无任何犹豫,秦观急忙拜倒,朗声道:“若能为国效力,臣不敢辞。”

赵顼本来是想让唐康去常驻高丽,顺便给唐康升一下官,算是对石越的某种补偿,不料到了枢密院,才意识到唐康也是文彦博的孙女婿,且在枢密院颇受重视,因召见秦观,见他对答如意,想到秦观在高丽也是颇有名气,倒也是常驻高丽使节的合适人选。因此竟便让秦观得了这份差使。

赵顼见秦观一口答应,便点头笑道:“卿可等候吏部的任命。”正要再勉慰几句,忽见一个内侍在外面探头探脑,正在奇怪,便见李向安走到身边,低声说道:“官家,娘娘凤体欠安。”

赵顼闻言心头一惊,曹太皇太后的病情虽未痊愈,但近来已略有好转,这时忽然匆匆来报“凤体欠安”,那定然是出现了大的反复。赵顼对曹太后向来敬爱,这时候也顾不得多说,匆忙起身,道:“快,去慈寿殿。”

赵顼赶到慈寿殿时,慈寿殿中,高太后、向皇后、朱妃、王妃等众妃都已到了。赵顼瞥了众人一眼,见高太后之外,众人眼角都有泪痕,心中更是惊疑不定,当下只是简单的向高太后行了一礼,便问道:“母后,娘娘怎么样了?”

高太后低声道:“太医正在把脉,张严说,今儿晨起时娘娘便吐了血痰。”

“啊?”赵顼只觉胸中一时气闷,几乎喘不过气来,他定了定神,缓过气来,低声道:“朕进去看看。”说罢也不顾不管,径往曹太后的寝宫走去。高太后素知自己这个儿子的脾气,也不阻挡,只是双手合什,默念祷告。

赵顼才进近寝宫,尚未进门,便见几个太医刚刚把完脉出来,不提防皇帝忽走了过来,慌得连忙跪倒,正要参拜。赵顼已是不耐烦的摇了摇头,道:“这些礼节先省了,娘娘的病要不要紧?”

众太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不敢说话。赵顼看到这光景,心里也知道曹太后的病情严重了,他怕曹太后听到,也不再追问,只冷冷喝道:“发什么愣?还不快去开方子进汤药。”

“是。”

“是!”众太医如临大赦,纷纷应道,一边忙不迭地退了出来。

赵顼这才轻轻掀开珠帘,走进寝宫之中。他刚刚进去,便听到曹太后低声说道:“是官家来了么?”

赵顼已知是自己在外面说话被曹太后听到了,忙应道:“娘娘,是朕来给娘娘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