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励精图治 第三节(第4/7页)

“山长,我们在研究一种远程攻城火器,研究院命名为火炮。”章惇身后的一个研究员轻声说道,被浓烟薰黑的面上纵横着一道道的泪痕。

“火炮?难道是……难道是炸膛?!”石越颤声问着,只觉脑中一阵晕眩。

“我们以前试验过几次,威力很大,于大哥说,再多加点火药,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结果、结果……”那个研究员早已经泣不成声,他口中的“于大哥”,显然也是研究员。

“该死,是我的错!我明知道可能有这样的结果,可我忘记提醒……”石越喃喃的说道,自责、痛惜诸般感情啮咬着他的内心,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几乎要把他一口吞没掉,令他几乎说不出话,过了好一会,他才勉强轻声的问道:“遗体已经清理了吗?”

“有几个人的遗体根本无法找全了……”

“一定要找全!”石越铁青着脸,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吼道,“一定要找全!”

桑充国此时已在程颢的掺扶下站起身来,缓慢的走到章惇身边,颤声说道:“章大人,我想去看看我学生的遗体,不知可不可以?”

“请——”章惇叹了口气,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做了个手势,一个研究员便引着桑充国走向一栋平房。

石越呆呆的站着,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的”研究院,竟然因为一次炸膛,导致了六十余人的死亡!其中还包括二十五名最优秀的火器研究专家,这已是全部兵研究火器专家的二分之一!六十多条生命,他的头脑之中一片混乱,无数的面孔在他的心中交递着闪过,他的心中忽然隐隐的浮现出一个想法:“如果不是我,他们都不会死去罢?”这种可怕的想法才一出现,便立刻象附骨之蛆般缠绕住他。

“这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事先……”他喃喃的说道,不敢正视心中那个可怕的想法,可是却又无法逃避,只是他睁着眼睛,就能够看到眼前的悲剧,这是六十多条人命呀!

“子明,总要付出代价的。人之一死,有轻如鸿毛,有重于泰山……”

“他妈的!这是可以避免的!”石越再也忍耐不住,高声的向章惇吼了起来,在这一瞬间,泪水迅速的涌上了他的眼眶,他喃喃的说道:“六十多条人命呀!”

章惇并不知道“他妈的”是什么意思,但却能明白他的心情,于是将安慰的话咽回了口中,静静等待石越的平静。

这一天,是熙宁八年的七月初七,传说中的这天晚上,牛郎与织女将在鹊桥相会。但是在人间的汴京,却因为一场意外的变故,令得六十多人再也见不着他们的情人了。并且,死亡的人数在三天后上升到八十二人。

火炮研究是保密内容,自然不能公开报道,无论是《新义报》还是《汴京新闻》,都只是约略的提到:“七月初七日兵器研究院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爆炸云云”,但是八十余人死亡的大事,却无法瞒过和死去的研究员们朝夕相处的白水潭学院的师生。

整个学院第一次陷入了完全的悲痛当中。曾经朝夕相处的伙伴,在一声巨响之后,就再也回不到你的身边——第一天时,这种的感觉是一种不敢相信的迟钝,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变成了一种抓不住东西的惶然。只觉得身边的东西,一件件失去,至关重要,却无可挽回。这种失去的东西,无法描述,却能感觉得到,就象自己的一部份也被带走了。

几天来,桑充国每天晚上都会坐到兵器研究院的山下,燃起香烛,静静的哀悼。

那些死去的人中,有他的得意门生,他还清楚的记得熙宁三年他们来报名的情景;他清楚的记得:有一个叫赵铭仁的学生,为了撰写的论文能在《白水潭学刊》上发表,是怎么样深夜来敲他的门,求他把论文给蒋周看看的;他也还记得他在开封府狱中的时候,这些死去的学生,就曾经悄悄的买通狱卒来看他……他曾经亲手发给他们毕业证,曾经和他们一起参加技艺大赛,曾经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人,都是白水潭的精英,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朋友,是他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但现在,却全都失去了。

为了一个理想,他们被炸得四分五裂,尸体不全。

第一天,他还会低声的哭泣,到了现在,他已经哭不出来了。他只能静静的坐在那里,远远望着这些学生工作的地方,死去的地方。当他专注的时候,他的眼前就会出现幻觉:那就是他们还活着,还在那里研究着火药的配方,试验着各种各样的兵器,为了一张设计图纸而争吵不休,那声音都似还在他的耳边……“长卿。”程颢和蒋周一人点着一只香烛,轻轻坐在桑充国的旁边。想劝慰,却不知道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