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丑正(第5/10页)

它在熊熊烈火中依然冷漠地转动着,驱使着天枢旋转。张小敬无奈地闭上眼睛,他已经尽力了,这莫非就是天意吗?

躲到楼下的那群士兵,看到没有爆炸,又准备再次冲上来。这时外面的巨大声浪扑面而来,广场上举起了无数双手,无数个人声汇成了一句话:“拔灯!拔灯!拔灯!”

作为拔灯之礼最高潮的一个环节,拔灯红筹站在勤政务本楼上,天子会向他或她赐予一根今年宫苑内最早发芽的柳木枝,有乐班奏起《清平乐》。拔灯红筹手持柳枝,将其点燃,再抛向灯楼,以引燃烛火——不是真的引燃,只是作为一个仪式存在,这边抛出,那边灯楼的人会同时举烛,取意春发在即。

“拔灯”的呼喊传来之时,张小敬明白,这座太上玄元灯楼,即将进入它最后的使命。鱼肠将点燃灯楼火头,让阙勒霍多吞噬掉所有人。

但不是现在!

为了确保最大效果,鱼肠的操作会分为两步。第一步,他会启动正常的机关,让二十四个灯屋依次亮起,把天子、群臣和诸国使节都吸引到勤政务本楼的边缘;当全部灯屋都点燃之后,鱼肠会点燃预先埋设的二十四枚猛火雷,让它们一起爆发,然后催炸天枢中暗藏的阙勒霍多。

也就是说,只要二十四个灯屋还未完全亮起,尚还有一线生机。

张小敬的眼神射出危险的光芒,他从门板下挣扎着爬起来。士兵们已经战战兢兢地第二次冲上来,张小敬二话不说,双手护住面孔,冒着大火再次冲进顶阁。

追兵们很惊讶,那里明明是死路一条,又燃烧着大火,这人难道是自寻死路?元载却不敢小觑这死囚犯,他催促着手下尽快冲过去,看个究竟。

几名士兵冲到顶阁前,看到大火依旧燃烧,转机依旧旋转无碍,可人却没了。元载一听,亲自跑过来,抬头一看,却看到天花板上破了一个大大的洞。

刚才张小敬袭击鱼肠时已发现,这个天花板非常薄,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他的弩箭,随便就射穿了四个洞。他再一次进入顶阁后,用捡来的一把旅贲军制式障刀,猛劈四个射洞之间的脆弱区域,很快劈出一个大洞,然后踩着滚烫的转机爬上去,进入太上玄元灯楼的内部。

一个声音从洞内传来:“灯楼即将为猛火雷所炸,速发警报!”然后传来一连串逐渐远去的脚步声。

士兵们抬腿要去追,却被元载给拦住了。

“如果那家伙说得不错,现在灯楼里头全是猛火雷,太危险了。”元载眯起眼睛,看着上方黑漆漆的灯楼内部。他的预感越发强烈,断然不能继续前进了。“咱们得尽快对外头发出警报。”

“您刚才不是说,不要相信他的话吗?”一个傻乎乎的大头兵提出质疑。

元载瞪了他一眼,却没有过多解释。事实上,连元载自己都莫名其妙,不知该如何对待张小敬。如果灯楼里都是猛火雷,他不应该立刻逃走吗?现在他连追兵都不顾,强行往里钻,难不成还想阻止?他到底是哪边的?

“我们追捕的,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傻乎乎的大头兵也仰望着脸,一脸糊涂。

这次元载没有呵斥他:“我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个疯子。”

拔灯红筹抛出燃烛的一瞬间,兴庆宫前的广场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仿佛有一位无形的武士奋起陌刀,一刀将所有的喧嚣斩断。无论是看热闹的百姓、拔灯车上的艺人还是站在露台边缘的官员、宗室以及诸国使节,都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等待着一个盛世奇景的诞生。

勤政务本楼距离太上玄元灯楼很近,那燃烛在半空画过一个优雅的弧线,轻轻落在了灯楼预先准备好的烛龙仰首托槽里。

太上玄元灯楼岿然不动,依然冷漠地站在黑暗中,似乎对这燃烛的叩门熟视无睹。人群里掀起了小小的涟漪,楼上的官员们,也纷纷交头接耳。他们纷纷担心,会不会中间出了什么差错。

没过多久,一声宛若巨兽低吼的吱呀声从灯楼内部响起,打消了每一个人的疑惑。他们齐齐仰起脖颈,注意到那夸父般的巨大旋臂开始运作,推动着灯楼外围的二十四个灯屋缓缓旋转,此升彼降,轮转不休。

最先转到太上玄元灯楼上端的,是“仁德”灯屋。它起初只是亮起了一点点光亮,幽幽如豆,勉强看到屋内似有人影在动。它晃晃悠悠地越过灯楼天顶,从一处狻猊样式的拨片下方掠过。随着灯屋向前移动,固定架上的拨片拨开了位于屋顶的一管斜油斛口。

斛口一开,里面的灯油便流泻而出,沿沟槽流遍整个灯屋周身,最后流到了那如豆烛光处。几乎是一瞬间,整个沟槽的灯油化为一条火线,点燃了沟槽旁边的几十根白身大龙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