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蜜月”(第2/3页)

图三,是1950年代初山东崂山流亭的一群小学生在宣传橱窗前看《苏联》画报。在没有电视的年代里,画报是最直观、形象的传播媒介,无论识字还是不识字,都能从中获取信息。想来是新一期的画报刚刚贴到宣传橱窗里,随即引来一群放学的小学生们驻足观看。《苏联》画报是苏联当局主办的一种官方杂志,专门报道苏联国内外的时政要闻和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除了行销苏联国内外,还以各种文字的版本向国外发行。中文版的《苏联》画报,当年与《人民画报》一样,是各厂矿、机关与文教单位都要订阅的,在中国相当普及,如今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有过阅读这本画报的经历。

图二 1953年10月,苏联仓虫防治专家莫若洛夫参观浙江余杭县仓前区粮库“无虫仓”时,与粮库职工的合影。

图三 1950年代初,山东崂山流亭的一群小学生在宣传橱窗前看《苏联》画报。

橱窗里《苏联》画报所记载的苏联社会情形,以及画报本身的精良印制,与橱窗前小学生们褴褛的衣着、简陋的书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所折射的,正是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照片里的孩子们看得专注而投入,只有两个男孩留意到身后照相机的存在。尤其是站在最后面的那个穿花衣服的小女孩,仰着脸远远地看着,聚精会神。她还是刚开始认字的年龄吧,因隔得太远,即使认得一些字,恐怕也难以看清上面的内容,但这无关紧要,光是那些新奇的照片就足以吸引她的眼球,并由此引发美好的向往,因为她已经反复被告知:“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比起崂山流亭宣传橱窗前的那些小学生们,赵兴元无疑是幸运的。1950年10月,全国战斗英雄、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三团副团长的赵兴元跟随“中国青年访苏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切身感受了社会主义苏联之种种。图四是赵兴元与郭俊卿(也是一名战斗英雄、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主人公高山的生活原型)会见苏联少先队员。来自中国的战斗英雄,受到苏联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团团围住他们问这问那。

图四 1950年10月,战斗英雄赵兴元、郭俊卿访问苏联期间会见少先队员。

著名作家张正隆在时隔五十五年之后,追记了赵兴元他们这次访问的所见所闻。集体农庄的机械化收割、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的流水生产线、莫斯科灯火通明的夜景,让祖祖辈辈生长在农村的赵兴元大开了眼界,也感受到中国与苏联的巨大差距。他不仅丝毫不为这些差距而沮丧,相反地他却为此而欣喜,因为用不了多久,眼前的一切也将变成中国的现实。“参观工厂后座谈,人家给倒水喝。一人来高、方不方、圆不圆的机器,杯子往上一放水就流下来了,杯子快满了咔哒一声就停了。‘放上去就满,端起来就喝。’不是亲眼见的,想都不敢想呀!”他在心里暗自默念道:“不怕,反正苏联今天有的,明天咱就有了,加劲干吧。”

“最能引发赵兴元的感触和联想的,就是参观坐落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了。馆里陈列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译本,冯文彬团长在封面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曾携带着这本书去参加争取自由解放的战斗。’”张正隆接着写道,“参观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赵兴元就不能不想起第一个告诉他‘苏联’和‘保尔·柯察金’的指导员李宪春。他多想对李宪春和当年的那些战友讲:我到苏联来了,我到‘保尔·柯察金’的家了,我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手稿了,我听到‘保尔’夫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卡娅的亲自讲解了……可李宪春早在山东抗战时就牺牲了……”

七年之后,一位名叫林萍的中国共青团干部也走进了位于高尔基大街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林萍时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他是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来到莫斯科的。1957年一个秋日的中午,他约了两位中国留学生给他引路,并兼做翻译,前往拜访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并合影留念(图五)。1998年,已垂垂老矣的作者写道:“四十年过去了,在写下这篇短文的时候,我仍能一字不差地背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那句曾感动和激励过几代人的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