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遭遇”之种种(第3/3页)

图二 周一良先生与夫人邓懿女士的结婚照。这些被周先生在“文革”中亲手焚毁的照片,后来又从国外的亲友处陆续找回。

图三 这张1924年戴季陶与董竹君(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子女的合影,董竹君一直珍藏着。“文革”时红卫兵四处抄家,董竹君用墨笔涂掉了戴季陶的上半边脸,以备万一被抄出,也辨认不出照片上的人。后来这张照片虽然专门请北影厂原厂长、摄影家朱德熊修复过,但仍能看出被涂抹的痕迹。

著名学者谢泳曾向《老照片》提供过一幅常风先生1948年秋与北大朋友们餐聚后的合影(图四)。照片里的人物,除了常风,还有沈从文、梁实秋、冯至、朱光潜、俞平伯、杨振声、李长之等,俱为众所仰慕的饱学之士。其中站在后排最右边的那个人,是这次餐聚的召集者、北平怀仁学会的善秉仁司铎(神甫)。谢泳在文中说道:“善司铎的面部模糊不清,是因为‘文革’中常先生家人害怕这张外国人的面孔带来麻烦,而故意涂抹过的。”

常先生家人的担忧并非多余,那年月,随便一张与外国人的合影,便会招来“里通外国”的嫌疑。照片里,曾被鲁迅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1949年以后辗转去了台湾的梁实秋先生并没有被涂抹,尊容犹存,反而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外国人惨遭涂鸦,可见当年与外国人“交往”的罪名有多可怕了。

图四 1948年10月23日,常风与友人在北平的合影。前排右起:李长之、梁实秋、杨振声、俞平伯、朱光潜;后排右起:善秉仁司铎、章川岛、沈从文、常风、冯至、赵先生(怀仁学会职员)。

图五 一位国民党军队的少尉收藏过的照片。礼堂正中的标语“忠党爱国”表达了国民党对官兵的一般政治规范,而其中的蒋介石标准像,明显后来被涂抹过。

涂抹照片的事情,不仅发生于民间,有些官方的机构也未能幸免。图五是一位国民党军队的少尉曾经收藏过的照片,图上方的蒋介石标准像明显有涂抹过的痕迹。这张照片原先夹在从长春往外邮寄的包裹中,因1948年下半年解放军围困下的长春与外面的交通完全中断,这些包裹信件都积压在了长春市邮局。解放军占领长春后,这些积压的邮件被移交到当地公安局,直到1982年,才作为历史资料转交给了当地的档案部门。

很显然,动手涂抹这张照片的,不可能是那位国民党军队的少尉,虽然战事不利,他也没有胆量对自己的领袖如此“大不敬”,一旦被发现,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勾当。而这件事也不太可能发生在1982年邮件移交到档案部门之后,因为那时已不存在被迫涂抹照片的社会环境。如此说来,没有意外的话,此事只有可能发生在邮件由公安部门接管的那个时期。到底是什么样的压力和恐惧,使得他们也不得不监守自损,对所藏资料做这样的手脚?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