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异军突起的动画

“二战”之前,日本的漫画只是爱好者自娱自乐的消遣,战后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一些漫画家开始学习欧美的动画经验,将卡通变成了产业。

那个时候的日本,经济萧条,新旧观念和体制互相冲击,集市上开始流行一种画满了故事的小人书,就是一格一格的图加上文字。1947年,一个叫手冢治虫的青年在画法上把小人书进行了改造,他使用了变焦、广角、俯视等电影手法,这么一来,卡通人物就不再是一个呆板的姿势,而是变得生动了起来。现在日本漫画经常把“啪”、“咚”这样的象声词“画”进画里,也是手冢治虫首创的。总之,当时那个只有19岁的小伙子,把所有日本人对于漫画的理解都给颠覆了:原来漫画还能画成这样!

1951年,手冢治虫开始连载他最重要的作品《铁臂阿童木》。这部漫画后来被制作成动画片,足足播了13年,手冢治虫的漫画大神地位由此奠定了下来。1953年,他又连载了日本第一部面向少女群体的漫画《蓝宝石王子》。手冢治虫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人群制作不同取向的漫画的想法,在日本漫画史上,这又是一座里程碑。从那之后,日本漫画分出了少年向、少女向、成人向、中性向、SF(科学幻想)向等细分类别,日本漫画的高度产业化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美国的动画片在当时是最发达的,迪士尼公司的《白雪公主》大获成功之后,老板沃尔特·迪士尼确立了自己的一套设计动画片的方法:先让真人演一遍,再研究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这种精细的工作虽然效果好,但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太多了,沃尔特本人在制作《匹诺曹》时甚至差点儿破产,因此除了美国,再没有别的国家有钱这么干。

手冢治虫参考了迪士尼公司的做法,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他知道拼技术是不可能拼过迪士尼了,于是他进行了一场动画革命,不走技术路线,而是走情节路线。为了省钱,他给特殊人物设计了特殊的动作,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重复使用。另外,在迪士尼的动画片里,人物的口型和声音是完全结合的,但手冢治虫的动画里人物说话时只动三帧的嘴巴。最后,不像沃尔特·迪士尼,手冢治虫对院线没兴趣,他只看重电视媒体,希望达到有多少人看电视就有多少人看动画片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种需求直接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手冢治虫之后,日本又出现了一批富有才华的漫画家,比如宫崎骏、藤子不二雄、永井豪等人就创作出了《哆啦A梦》、《机动战士高达》、《火影忍者》等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商业角度看都非常成功,从这时刮起的动漫热潮一直影响至今。

到了八九十年代,日本动漫在故事题材上的多元化以及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各个层面的读者市场都得以开发,从前简单的少年向、少女向漫画也细分出更多类别,包括技击类(比如《圣斗士星矢》)、体育类(比如《灌篮高手》)、少女类(比如《X战记》)、儿童类(比如《樱桃小丸子》)、科幻类(比如《阿基拉》)、历史类(比如《大国主》)、言情类(比如《流星花园》)、侦探类(比如《名侦探柯南》)、政治类(比如《圣域》)以及色情类(比如《臭作》)等。

90年代后期,日本动漫出现了疲软期。一味追求商业成功,致使雷同作品不断推出,真正能感动人和有趣的作品越来越少,再加上电子游戏的冲击,连《周刊少年JUMP》和《小学馆》这样的大型杂志也难以再现全盛时期的销量。

日本动画市场主要靠电影动画、电视动画和租售录像带与DVD这几方面赚钱,从1975年的收益将近50亿日元到2002年的收益达2000多亿日元,动画产业的收入每年都成倍增长,占日本GDP的10%以上,已经是日本第三大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