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天皇是谁

单从国家政权的角度来说,日本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大和朝廷成立,7世纪定下国名“日本”,日本皇室子孙繁衍到现在已经是第50多代人了。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日本一直没有改朝换代。从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现在第125代明仁天皇都延续着一条血脉,所以他们自称“万世一系”。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那么频繁,为什么日本皇室就能够稳坐江山呢?其实日本从古到今的权力斗争一点儿也不少,但里面还没有谁真的推翻过皇室统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皇在日本与其说是皇帝,更像是佛教里释迦牟尼或者基督教里耶稣的后代。因为天皇是宗教意义上的统治者,所以在很长时间里都持有“神之后代”的身份,自古以来的那些夺权者大都巴不得跟皇室攀上血亲。“二战”之后,昭和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就是告诉全天下他其实也是个凡人,不过打那以后日本人对天皇的敬仰也没怎么减少。

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日本宪法第一条规定的不是国家的基本属性,而是天皇的定义: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这一地位是由主权所有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愿所决定的。

这句话基本上是在说,天皇不是一个可以被人篡夺的职位。

除此之外,在日本一直有着“天皇不亲政”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国家的政权大都被轮流掌控在各大政治势力手里,天皇在很多时候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即便到了幕末时期,全日本掀起“大政奉还”的风潮,天皇对于那时的一些政府决议依然没有否决权。远离权力也代表着远离权力斗争。因此即便有人想造反,矛头也往往不会指向天皇。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历史上很多天皇都秉持着“亲民”的原则。历代天皇真心将国民视为自己的子女,每到国难之时,都会为国民虔诚祈祷。这种大爱也让天皇几千年来与国民的联系日益加深。

所以,如果一定要给天皇一个准确的职位描述的话,那么与其说是统治者,天皇更像是一种永恒的信仰。“天皇”这个称呼最早是在明治年间的宪法中被规范化的,在那之前“天子”才是最广泛的用法。而所谓日本皇室,指的是天皇以及其他的皇族。因为严格来说,天皇不属于“皇族”,是一种更加特殊的存在,所以日本媒体在报道时往往会特意说明是“天皇及皇族一行人”。宪法中规定,皇室成员没有户籍,也不能被提起民事诉讼,乍一看是一群“逍遥法外”的家伙。其实在宪法下还有一部叫作《皇室典范》的法律,专门用来管皇室。另外,在日本政府中还有一个叫作宫内厅的部门,也是一个替皇室统筹办事的地方。

日本的皇室成员都没有姓。现在的皇后美智子原名正田美智子,在当时嫁入皇室的时候也跟着一起丢掉了姓。不过在古代,也就是日本还在接受中国册封的时候,天皇其实被中国的皇帝赐了姓。比如“二十四史”里面就记载了,当时日本那块地盘是由“倭五王”统治着,这五个王分别叫倭赞、倭珍、倭济、倭兴、倭武,所以是有“倭”这个姓的。再后来,日本也走上了法治道路,引进了隋唐的律令制度,姓氏作为身份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志被制度化了,这回天皇变成了赐姓的那个人,自然也就没有了姓。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现在。

说完了姓,再来说说名。在日本,皇室男性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通常都是“仁”,女性的都是“子”,这是从公元858年清和天皇开始就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如果留心你会发现,现在的明仁天皇家族里面,男性的名全是以“仁”结尾:德仁、文仁、悠仁、正仁、崇仁、宜仁。而女性则是清一色的以“子”结尾:美智子、雅子、爱子、纪子、真子、彬子、承子……

除了姓氏之外,日本皇室还有一套严密的头衔系统。这一点跟中国古代很像。“天皇”这个头衔就不必说了,重点来看看天皇的亲戚们是怎么叫的。首先,直系三代以内的皇子、皇孙都叫“亲王”,要是女孩就叫“内亲王”,比如明仁天皇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就分别叫德仁亲王和文仁亲王,三女儿就叫纪宫清子内亲王;三代以上就只能叫“王”和“女王”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彬子女王和承子女王。其他的像“皇太子”、“皇太孙”、“皇后”、“皇太后”、“太妃”这些,就和中国古代的叫法一模一样。

日本的法定成人年龄是20岁,而皇族跟平民不同,是18岁成年,这反而跟中国一样。皇族的男性在成年之后如果结了婚,就必须从父母家搬出去,自己成立一个分家,统称“宫家”,表明自己就是堂堂一宫之主了。将来如果自己跟妻子生了儿子,儿子在结婚之后也会搬出去,建一个新的宫家。但是,女儿没有创立宫家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