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拜得名师(第3/3页)

当下再命来福将茶具、墨具等物捧至亭中。

谢裒亦好茶道,待见器皿精美繁多至斯,一时惊怔。

刘浓笑道:“老师,弟子粗通茶道,可否烹茶一壶,寥敬心意?”

“哦,瞻箦竟通烹茶,快快行来!”

谢裒大喜,忙命行茶。

刘浓淡然一笑,将各色茶具摆放于正中矮案,就着满场惊疑的目光,调水弄火便行烹茶。宽袖翻卷似浪、巧弄炉火,若行云似流水,众人眼花缭乱。

待得清缕徐徐时,复见茶烟千朵。

初时,众人尚可微笑自持,不消片刻,则纷纷沉入行茶的神韵中难以自拔。亭内极静,唯余水泡破裂噗噗、雨打竹叶声。

袁女皇轻柔的眸子缓缓拂着美郎君,嘴角微弯;袁女正则不同,明亮的眼睛一瞬不瞬,嘴唇嚅动开阖,亦不知在说甚;谢真石恬静的笑着,神情温雅,仿若置身于雪后山谷;谢裒缓扶着短须,若是细辩,节奏与刘浓行茶一致;其余郎君则各呈不同,难以逐一述之以言。

待品尝了刘浓的茶,谢裒单手轻轻拍案,眼中明光闪烁,嘴里则赞不绝口:“妙哉!妙哉!昔日所饮,皆是粗鄙之物,仅为解渴去腻也。而瞻箦此茶,烹茶时,恍若明心见性;品茶时,令人悠然忘俗。嗯,其间蕴养之理浑若天然,若是深索明探,或成一道矣!”

“然也!”

“此茶,不似物也!”

众人深以为然、不吝称赞,便是小谢安亦觉刘浓之茶甚是好看、好喝。刘浓团团一揖,洒然一笑,东晋以前,茶之一物多为去腻拔腥之用;东晋之后,僧人采茶山中,因感念雾雨养茶、襟袖沾幽之意,从而延伸禅茶一道,行茶时,将心神意赋于茶中自成一味,而那养鹤的支遁支道林便深谙此道。

午食之后,雨歇。

刘浓向谢裒请教书法,谢裒大手一挥,笑言:以后时日尚多,何必急在一时!反命其至院后闲逛。刘浓心中极是费解,但不敢有违师命,遂由随从引领,转廊走角绕至后院。

将将踏入后院,便见院中铺着苇席、摆着矮案,案上置着笔墨纸研等物,三个小小郎君齐齐跪坐于案后,目光则投向院中老树,眼睛一眨不眨,脑袋却颇具节奏的一晃一晃。

咦!

刘浓心中甚奇,悄悄迈至小谢安身侧,微微一笑,正欲出言问询。

“嘘!”

小谢安伸出两根手指,轻轻在唇一靠,滴墨般的眼珠转动三下,缓缓转眼投向老树,不作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