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移驾东都,酝酿朝堂巨变(第3/10页)

许敬宗却道:“历来便是如此,先帝晚年多次巡游,回回都严令地方俭省,可哪一次又真的省事?一来排场小了不合天子威严,二来这些地方官也不敢当真,生怕遵令行事反而得罪皇帝。”

“话虽如此,仍有违朕的本意,那些贡奉之物若是搜刮而来,岂不更坏了朕的名声?”

许敬宗灵机一动,凑到他耳边嘀咕了两句。李治听罢扑哧一笑:“真有你的!爱卿果然机智。”即刻调转马头,朝众官员而去。

群臣远远就望见了,不及下马纷纷执手行礼:“陛下……”

“可恶!”李治勒定缰绳先是一阵抱怨,“朕三令五申,不准沿途州县贡献,更不许惊扰百姓,为何陕州官员还来搞这一套?你们究竟有没有传达朕的命令?”

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久经险恶最是胆怯,当即下马跪倒尘埃:“臣处置不周,请陛下恕罪。”

“不!”李治大手一挥,“于公您年高有德,最知百姓疾苦,常常劝谏朕,错绝不在您身上,分明是办事之人的错……”说罢回头对许敬宗道,“就地替朕草诏,尚书左丞长孙祥处事不当,害朕失德,外放为荆州长史。”

长孙无忌、韩瑗大骇,见他竟以这等牵强罪名处置长孙祥,正要鸣不平,却见李治又挥手对李道:“贡献之物丝毫不取,就地分给百姓……还有!这会儿人多纷乱,保护好群臣和后宫之人。”

“是。”随着李一声令下,大队禁军一拥而上,将官员围住。无忌、韩瑗等人看着这些满脸严肃、手持干戈“保护”他们的士兵;再看随驾的那些人,似卢承庆、上官仪、董思恭等辈,竟没一个素日亲朋,冤家倒有几位。而在层层军兵外,百姓得赐贡物无不欢喜,大声高呼:“皇上仁德……皇上圣明……”甲兵林立、同僚袖手、百姓欢呼,几位宰相顿时气馁,此刻才知自己已成砧板上的鱼肉!

李治正暗暗发笑,又见范云仙自后面驰马赶来:“万岁,娘娘斗胆请大驾过去一趟。”哪有后妃劳烦皇帝的道理?李治却不计较,在群臣异样的目光下打马而去。

天子出巡浩浩荡荡,皇后的金根车在后队,少说也隔了一里地。李治驰马所过之处,兵士、宦官、宫女无不匆忙下拜,他瞅也不瞅直奔媚娘车前,也不劳内仆伺候,跳下马来一猛子蹿进去,就势往媚娘身边一倚,揽到怀里笑道:“哈哈哈,跟你说个乐子,方才朕……”

媚娘却一脸严肃:“别乐了,我突然想起件大事。”

“怎么了?”

“忠儿尚在梁州,虽说这孩子没什么心机,可咱们都离了长安,若有人往西边挟持他怎么办?”此番东巡嫡出的太子、皇子自然相随,至于那些非媚娘所生的孩子,莫说已被外放的李忠,就连李孝、素节、上金都没这福分。

李治一阵蹙眉:“不至于吧,谁有这胆子?梁州离长安也不近。”

媚娘却道:“凡事还是小心为妙,既然咱们要办大事,便需处处小心。万一有不逞之徒打他的旗号作乱,如何应对?你先将他调离梁州,往远处去些,等咱们巡幸归来,再召他回来不就行了?”

“也好……”李治未及详思便答应了。

二.少室巍巍

西征战鼓再度敲响,李治另换主帅再度出征。此役他任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为副总管,并召回纥首领、瀚海都督(治所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西北)婆闰率领精锐骑兵助阵,从北线直逼贺鲁老巢;另一方面又命令突厥降将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为安抚大使,从南线西进,招诱分化西突厥各部。

命令传下,朝中官员颇有异议。唐军先后派梁建方、程知节两次征讨贺鲁无果,这又要打第三次,而且将这么重要的战事托付给一个从未担任过总管的将领,是不是太冒险了?无奈他们身在长安,而这会儿李治已到洛阳。

御马方驻他又颁布了三道命令——迁梁王、梁州刺史李忠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刺史;改封雍王李素节为郇王,离京任申州刺史(今河南信阳);封刚刚出生两个月的李显为周王。

李忠已是尊“过去佛”,不但王皇后败亡,生母刘氏也已病逝,难免被烧香远送;但梁州至少还算个富庶之地,房州地势险要、偏远蔽塞,自秦始皇年间就是流放罪人的地方,迁到那里岂不成了监禁?雍王这个封号不是轻易封的,因为长安就在雍州,所以这个封号一般授予太子外的其他嫡子,当初因王皇后无子才落到李素节头上;如今的皇后有仨儿子,岂能还叫他占着这个封号?徙封外放,原本教他读书的徐婕妤之兄徐齐聃也改为教李贤、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