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战后发展核武器的全民总动员(第9/14页)
1949年8月26日,有贝利亚、马林科夫、万尼科夫、别尔乌辛、扎维尼亚金、库尔恰托夫、马赫涅夫参加的专门委员会会议通过了由万尼科夫、库尔恰托夫和别尔乌辛草拟的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原子弹试验》的决议并提交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审批。根据专门委员会第一管理局局长万尼科夫、核计划科技总负责人库尔恰托夫院士及原子弹总设计师哈里顿通讯院士的建议决定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试验时间为1949年8月29~30日,试验地点为第二试验场,试验方式为距地面33米高的金属塔固定爆炸。任命库尔恰托夫为原子弹试验的科技总负责人,哈里顿、焦尔诺夫和梅什克为科技副总负责人,分管原子弹试验的设计与科技、组织与行政、安全与保卫工作。[105]尽管斯大林并未在该决议上签字,但原子弹试验仍按计划进行。[106]参加原子弹试验的政府委员会成员、以贝利亚为首的专门委员会成员及其他核计划和核试验负责人亲临试验现场。1949年8月28日傍晚,核装料和中子源被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1949年8月29日凌晨,核装料的最后组装完毕。1949年8月29日当地时间早7时,哈萨克斯坦的荒漠上闪起了一道从未有过的耀眼光芒。1949年8月31日,贝利亚和库尔恰托夫在原子弹试验后第二天共同签字的试验报告由贝利亚亲自呈递给了斯大林。报告中称,初步测定的数据显示,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10000多吨梯恩梯,半径1500米内的工业设施和民用建筑全被冲击波毁坏,强核辐射形成了距爆心1200米范围内的生命死亡地带,25000度的高温造成距爆心2公里范围内的建筑起火。[107]
1949年9月25日,针对美国总统杜鲁门两天前发表的关于苏联进行核试验的声明,塔斯社受权在《真理报》上发表公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苏联已经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已经拥有了核武器。[10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美国的核威慑,百废待兴的苏联出于维护和加强国家安全、巩固和扩大胜利果实的目的,出台了耗资巨大的核计划。[109]在1945年8月20日至1949年8月29日四年的时间内,苏联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为手段,采取军事化的全民总动员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阶段性地实现了核计划目标。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和成功试验不仅打破了美国借以推行和确立单极化国际政治体系的核垄断,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军事政治实力,而且对人类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联的核计划和原子弹研制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强有力工具,同时也是促使延续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两极世界最后形成的重要因素。
[1] Ветров В.И.,Кротков В.В.,Куниченко В.В. Создание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по добыче и переработке урановых руд // Создание первой советской ядерной бомбы,М.:Энергоатомиздат,1995,с.170.
[2] 参见Холловэй Д. Сталин и бомба: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и атомная энергия,1939-1956(Пер. с англ.),Новосибирск:Сибирский хронограф,1997,с.25-27。